钢笔论坛

标题: 搜得一篇怪文,是论述金庸世界中武功第一的!大家也都说说看 [打印本页]

作者: 江湖少年春衫薄    时间: 2011-7-3 13:15
标题: 搜得一篇怪文,是论述金庸世界中武功第一的!大家也都说说看
http://www.qimi.cn/bbs/viewthread.php?tid=9762&extra=page%3D1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是谁?有人说是无名老僧,有人说是独孤求败,也有人说是达摩祖师,莫衷一是。其实都不是,真正的第一高手,是一个你不可能猜到的 人,因为这个人的名字,在金庸作品中几乎没有提到过(只在《碧血剑》中提到过一次),究竟是谁?先卖个关子。我们首先考证一下《笑傲江湖》中的高手,以此 为坐标系,来考察金庸的其他作品。请耐心看下去,最后的结果,你绝对想不到。


笑傲中,东方不败对任我行,令狐冲,向闻天,上官云四人的围攻占有绝对优势。任我行,令狐冲都是绝顶高手,向闻天是一流高手(比任我行,左冷 禅等略逊半筹,但应该在莫大,定闲及未修练辟邪剑谱的岳不群等人之上),上官云是准一流高手。他们加起来约相当于三个绝顶高手。但是东方不败稳占上风,可 以说,东方不败对其中任何一个人都是秒杀的。至少有四五个任我行水平的绝顶高手,才可能和东方不败打成平手。


令狐冲得到独孤九剑的真传,需要二十年才能领悟其中精髓,虽然又有奇遇,如内功大进等,但是和独孤求败还是有一定距离。但是令狐冲即使修炼独 孤九剑到了极点,也不过如风清扬一般,风清扬是任我行佩服的人物,但是只能排第二位,尚不如东方不败,而此时任我行还不知道东方不败的武功已然大进,可见 在东方不败修炼葵花宝典前,就已经和风清扬在伯仲之间了。而当日在梅庄地牢中,令狐冲对梅庄四友胡吹风清扬“只佩服任老先生一人”时,任我行并未惊讶,可 见任我行的武功即使比风清扬略低,也不会比低多少。


因此,风清扬也不可能是东方不败的对手。东方不败是笑傲中的第一高手,这点毫无疑问。而以风清扬的武功 资质,加上数十年苦练独孤九剑,应该和独孤求败已经相去不远,可见独孤求败比东方不败还要低一两个层次。杨过的部分武功同样来自独孤求败,但是却是从不会说话的大雕身上,加上自己的体会辗转得来,而风清扬,令狐冲等师承了一整套剑法,可见杨过所 学颇不如二者。虽然说杨过另有其他武功渊源,但是对独孤求败如此敬仰,可见独孤求败的武功应该不会在杨过之下。因此,杨过和风清扬等基本上是一个层次,由 此可以推出前后五绝,金轮法王等都不会是东方不败的对手。东方不败在射雕三部曲及笑傲中稳居第一。


然后就得谈到天龙,首先得说天龙中的人物普遍比射雕三部曲高出一个档次(我将另文分析其原因)。但是也不能无限夸大,比如一阳指似乎在天龙中 地位不高,但在射雕中却是绝世武功。但仔细分析,一阳指也只有一灯大师使起来才厉害,他的几个弟子,大小武等练了几十年也没用,可见还是一灯大师自己的资 质高,把这门武功的妙处发挥到了极致。这就和萧峰使降龙十八掌是一个道理。


天龙中,天山童姥号称杀人不用第二招,看起来惊世骇俗,但是应该也只是对付二三流高手的高手可以,对付李秋水一百招也没用。关键还是出手之 快,令人无从抵御,这一点东方不败也完全可以,东方不败杀童百熊这等准一流高手,就是只用了一招,任我行等三四个高手根本没看清楚。实际上是绣花针点了几 下,童百熊就毕命了。可见东方不败的武功和逍遥派三巨头已经是一个档次了。任我行修炼吸星大法,是从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合并而来,应该比北冥神功略低,化 功大法略高,他的武功应该不在丁春秋之下。鸠摩智学得逍遥派武功之一的小无相功后便可称霸江湖,足见此人的武功尚远不如逍遥派高手。而鸠摩智和慕容博相互欣赏,可见武功相去不远。因此,慕容博,萧远山,萧峰等


比起逍遥派高手来还差一个档次。可能比任我行稍高,但是肯定不如东方不败。下面出场的当然是无名老僧。此人的武功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慕容博,萧远山,萧峰,慕容复四人齐上都远不如他,看来至少要有六七个绝顶高手才 能和他一搏。此人的武功应该尚比逍遥派三巨头高一个档次,已经到了近乎神的地步,也应该略高于东方。好吧,现在综合天龙,笑傲,射雕三部曲中的第一高手, 应当是无名老僧。当然无名老僧肯定也比九难,袁承志,陈家洛,苗人凤等为高,不用提了。有人说达摩武功最高,其实是错的。按照金庸的记载,达摩所创的武功不过易筋经,洗髓经而已。九阳真经不是他创的,七十二绝技大多也是少林僧人 自己发明的(见《天龙八部》波罗星少林偷艺的情节),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武功远高过后世的高手。少林方丈的武功大多也不过尔尔。达摩应该不如无名老僧,张 三丰的武功与五绝相仿,应该也稍次。


但是无名老僧真的是第一高手么?我们不要忘记,东方不败的武功是从《葵花宝典》来的,《葵花宝典》是魔教从华山派抢过来的,不过是华山派两个 师兄弟从原本的《葵花宝典》各记一半,笔录的残本而已,其中不知道有多少错讹,不能代表《葵花宝典》本来的精髓。如黑风双煞抢了半部的《九阴真经》,练成 的武功远不能和真正的九阴真经相提并论。而东方不败练残本的《葵花宝典》,已经有如此了不起的成就,因此,可以肯定《葵花宝典》作者的武功,要远远超过东 方不败,至少有两三个东方不败之高,也应该略胜过无名老僧,乃是金庸作品中绝对的第一高手!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是这个人是谁。这个人有可能知道是谁么?不仅有可能,而且非常可能知道。


按金庸的描述,此人“是前朝皇宫中的一名宦官”,“至于这位前辈的姓名,已经无可查考,以他这样一位大高手,为甚么在皇官中做太监,那是更加谁也不知道了。至于宝典中所载的武功,却是精深之极,三百余年来,始终无一人能据书练成。”这里给出了两个信息,第一是笑傲江湖所发生时代的“前朝”,第二是三百多年前。把握这两个信息点,就能把这位古往今来第一大高手找出来。


首先的问题是,《笑傲江湖》本身发生在什么时代?显然只可能是明清两朝。看起来应该是明朝,因为《鹿鼎记》里有“前朝有个令狐冲”之类的说法,但是史学上孤证不立,后世的记载容有讹误,应该从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 任盈盈安慰林平之,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云云,可见笑傲的时代并非明朝。这是笑傲中的内证,比《鹿鼎记》的外证更有说服力。


2. 笑傲中的五仙教,“其实百余年前,这教派的真正名称便叫作五毒教,创教教祖和教中重要人物,都是云贵川湘一带的苗人。”而《碧血剑》中正有五毒教的记载,可见笑傲的时代当在清朝开国近百年后。


3. 笑傲中的重要官职名称都是清朝的,这一点已有牛人考证,引用如下:那官员展开卷轴,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据湖南省巡抚奏知,衡山县庶民刘正风,急公好义,功在桑梓,弓马娴熟,才堪大用,着实授参将之职,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巡抚,参将,全是清朝官制,明朝是没有的。抄一段正式的明朝地方官制记录:


1.布政司(省):设左右布政使(省长)各一人。。。


2.府:设知府一人(正四品),同知(正五品)。。。


3.州:设知州(从五品)一人,。。。


4.县:设知县(正七品)。。。


。。。。。。


可见清朝的巡抚,明朝叫布政使。


再补充一个证据:


4)第二十二回“他在怀中一搜,掏了一只大信封出来,上面盖有“兵部尚书大堂正印”的朱红大印,写着“告身”两个大字。打开信封,抽了一张厚纸出来,却是兵部尚书的一张委任令,写明委任河北沧州游击吴天德升任福建泉州府参将,克日上任。”这个便是令狐冲冒充军官的情节.


按:游击这种军官,维清朝特有,别代所无.4. 另一个证明是,日月神教本来是明教,为何要改作“日月神教”?显然是明字招官府忌讳的缘故,所以把明拆开成了日月二字,这和“洪门”之类是一个道理。而这更可能发生在清朝而非明朝。


5. 除非在明末,否则明朝向前推三百年,只可能是宋朝而非元朝,所以如果是这样,当称宋朝宦官之类,不会叫前朝。而笑傲江湖是不可能发生在明末的,这会与碧血剑的时代重合。


因此,基本可以断定,《笑傲江湖》中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当然,如果是清朝,应该会有反清复明之类的活动。但是作者为了淡化时代背景,以反映普遍的人性,也为了不和其他清朝作品重合,刻意作了一些技术处理,使其清朝背景不太明显。


如果《笑傲江湖》是在清朝发生,那么所谓的“前朝宦官”自然是明朝,这也自然说得通。因为明朝太监的势力,远比宋朝,元朝为大,太监中藏龙卧虎之辈也不知道有多少。现在的关键是进一步确定《笑傲江湖》的时代,以便确定这位前朝宦官的时代,因为我们知道,二者相隔约三百年略多。《笑傲江湖》不可能发生在 1。清初,康熙三十年之前;


2,清中叶,乾隆中期,因为这会和金庸其他作品重合发生矛盾。以及3,晚清时期,即1800年之后,因为时代背景不适合。因 此,最可能发生的时代是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即1700年之后二三十年。以此为坐标前推300年,我们就来到明朝永乐年间。这个时代有一个太监,武功天 下第一,他最有可能是谁?


答案呼之欲出:郑和。


首先,郑和是武林高手,这是毫无疑问的,史书记载,郑和“初事燕王于籓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这里的太监是极高级宦官的称呼)。”一个阉 人,照理说不过是伺候人的下人,凭什么“从起兵有功”?当然凭的是出神入化的武功。成祖皇帝当年发动靖难之变,以区区东北一隅夺取天下,其中当然有武林高 手的参与。据说成祖每次冲杀在前,却总是安然无恙,以致后来有建文命令不许杀叔叔的传闻,其实都是胡扯。权力斗争面前还有什么叔叔侄子?根本上就是靠郑和 的保护。再看看郑和在海外的纪录,“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武功非常惊人,擒获过不少国家的首脑人物:


“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


“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


明军人生地不熟,又没有武器上的优势,凭什么这么牛,逮谁灭谁?其中一大半,恐怕得靠郑和的绝世武功.


郑和是回人,来自云南,又进入中原征讨,后来还到了西洋海外,武功中应该融合了西域、南帝,蒙古,中原,西洋等各支派,才成就了如此高深莫测的武学。葵花宝典上的武功,当是他融合各派武学,且根据自己的情况所创。由此,也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为什么一个绝顶高手会屈居皇宫之中当太监?如果为人恬淡,找个地方退隐就是,何必要在宫里服侍别人?因为这个太 监本来不是一般的太监,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级太监,而且还远征四海,成就了无数功业,这才能满足一个绝顶大高手的欲望。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解决一个历史上重要的难题:为什么明成祖要派郑和下西洋?答案绝对不可思议:明史中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以才派三宝太监下西洋。其实就算建文帝真的跑到海外,天地那么大, 随便找个村子一躲,也没那么容易找到,总不可能全世界地毯式搜索?现在美国要找个本拉登还十年八年没有踪影,何况是当时的条件。再说“耀兵异域,示中国富 强”,历代帝王都有这个想法,怎么不历代都下西洋呢?而且当时的海军不比陆军,万一在海外兵败了,只能干瞪眼,根本无可奈何。所以,这些并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还是得从葵花宝典说起:首先这本书为啥叫《葵花宝典》?“宝”自然是“三宝太监”之“宝”,葵花,向日也。这向日固然有可 能是表达他对真主的信仰,但更可能的是寄托她对永乐皇帝的一片痴情。要知道当了太监固然不一定喜欢男人,练了葵花宝典却肯定会的。杨莲亭是个什么东西,东 方不败尚且那么迷恋他。更何况我英明神武千古独步的永乐大帝?能不吸引三宝太监的一片痴心么?这也难怪三宝太监虽然身具绝世武功,却从来没有想过脱离皇帝 自立门户。因为皇上,就是她的一片至爱。


假定永乐不是gay,又是皇帝之尊,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估计不可能看上郑mm,然而人家老郑却是古往今来第一大高手,任你是皇帝是天子,都 是想从要从,不从也得从,否则说不定就得咔嚓。可怜一代明君,就成了《葵花宝典》的第一个牺牲品。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理由让郑和离自己越远越好,最好到 地球的尽头去,于是伟大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就开始了!
作者: 悠游115-8    时间: 2011-7-3 13:29

作者: raycle2    时间: 2011-7-3 13:59
看得头晕,人家郑和七岁被自宫的。。。永乐有恋童癖否?
作者: fangjx05    时间: 2011-7-3 14:52
。。。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3 15:41
我认为金庸笔下的第一高手应该是越女剑里的阿青,别人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如神一般一个人击破一支正规军(而且只是瞬间解除他们的武装,并不杀伤,这个更可怕,简直是如戏小儿一般。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搏斗才会杀伤,实力差距极大才能像如戏小儿一般轻松),而且这支军队是春秋末期最强大的军队,灭吴的越甲。原来吴国那样强大,灭过楚,破过齐,败过晋的,四强里面除了秦基本谁都抡过的,到头来“三千越甲可吞吴”。并且越甲的装备也好,配的武器也是当世第一的利剑。所以阿青完全是神。

8年前我发过相关文章论述此点(此后的百度百科越女剑词条中有段时间也取用了我的观点),后来在2年前幸福永生兄的主题下也跟贴过此观点
http://www.penbbs.com/viewthread.php?tid=47455&extra=&highlight=%D4%BD%C5%AE%BD%A3&page=3

8年前的文再发一遍----------

网上很多人都认为第一高手是<<天龙八部>>里的少林无名老僧,其实只要全部阅过金庸15部武侠小说,就会发现,真正的第一高手应该是<<越女剑>>里面的越女阿青。
下面我就仔细阐述:
参照标准为郭靖,武力判断就以刚才王真人所转的帖子末尾的数字为据,因为这个帖子是现在比较公认的判定。
帖子判定一个袁承志等於0.5个郭靖。那么根据<<碧血剑>>和<<鹿鼎记>>,我们都知道袁承志和归辛树的武功是在伯仲之间的。根据<<鹿鼎记>>第43回归家3口刺康熙的战例来看,3口是抱了必死的决心,暴发出了全部的潜力(起码归氏夫妇是暴发了全部潜力),归辛树等於0.5个郭靖,那么其他2人肯定是逊于归辛树,但3人加起来打,应该是打得过一个郭靖,“双拳难敌四手”,起码招式上就会让一个人左支右咄,更何况是在暴发全部潜力,以死拼命的情况下。为了夸大一下郭靖的战斗力,我们就姑且认定郭靖等於归家3口拼命时的战斗力。实际效果是“侍卫殉职的三十多人,伤了四十来人”,但还是杀不了康熙,还被擒。也就是说,一个郭靖拼命可以干掉70个大内侍卫,但完成不了刺杀的任务,而且会被擒,再暴发一下,就会象归辛树那样油尽灯枯而死。
那么阿青呢?我们先看看历史背景,春秋之世,吴越为两强,有一种“春秋五霸”的版本,把吴王夫差,越王句践列为其中两强。吴越兵战斗力之悍勇是举世闻名的。吴王夫差可打败强齐(他父亲也打败过楚国),会盟诸侯。而越兵更是打败了吴兵。<<越女剑>>中说的是五千越兵灭的吴,蒲松龄的自勉诗是“三千越甲可吞吴”。<<越女剑>>里还强调了越兵有兵器上的“利剑”优势,胜过举世闻名的“吴钩”,从出土的“越王句践剑”我们也可知道越人铸剑工艺的先进。好了,越兵战斗力强,还有兵器上的优势,更兼才灭了吴,士气举世无双。而为了防阿青,范蠡亲手挑选了“一千名甲士、一千名剑士”,是强中选精的,这样一支队伍,战斗力当不下于康熙的侍卫吧,而士气更有过之。结果呢?
“蓦地里宫门外响起了一阵吆喝声,跟着呛啷郎、呛啷朗响声不绝,那是兵刃落地之声。这声音从宫门外直响进来,便如一条极长的长蛇,飞快的游来,长廊上也响起了兵刃落地的声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剑士阻挡不了阿青。”
阿青可不是偷偷进来的,而是凭一支“竹棒”独身强攻进来的!冲破2000虎狼之师的队伍,没有被擒,没有油尽灯枯,而且她是可以完成刺杀任务的,只是摄于西子美貌,才放弃的,即使如此,她“棒端发出的劲气已刺伤了她心口”,给西子留下了心脏后遗症,然后,“一声清啸,已然破窗而出。清啸迅捷之极的远去,渐远渐轻,余音袅袅,良久不绝。”---能啸能走,全身而退,在拼杀2000正规军后还有这等内力,郭大侠也不行吧。

所以最后看一下,郭靖可以杀掉差不多上百个侍卫,但会被擒,也近不了正主子的身,内力恐怕也耗得差不多了,再暴发一下,恐怕就会身亡。
而阿青,可以凭一支竹棒,冲破2000士气正旺,精挑细选出的虎狼之师,不仅近了正主的身,可以完成刺杀,甚至给正主子留下了后遗症,而且耗了这么大的内力,还若无其事,全身而退,能“一声清啸”。
两者相差不可以道里计。怎么说也是2000:100,也就是20:1吧,打个对折,说一个阿青等於10个郭靖应该不过分吧,这个当然指的无论是招式上还是内力上。
再看网上公论,武功最高的少林无名老僧是等於5个郭靖。
所以,金庸笔下的第一高手无疑应是<<越女剑>>中的越女阿青!武功(包括招式和内力)第一!

回帖:
再补充
那2000越甲,因为新胜,不光士气上(指杀戮的士气)胜过康熙大内侍卫(他们的骄气或许可与当时的越甲可一比),更重要的是在实战经验与熟练度上也胜过康熙大内侍卫(才打过仗的)。
因此不管是在人数上,还是质量上,都应胜过康熙大内侍卫。


还有一点
大内侍卫是在事起仓促之下,手忙脚乱,尚且能制住归家三口。
而2000越甲则是范蠡事先布置好了的,作战经验丰富的沙场战士,严阵以待,但还是挡不住阿青。

另一点可能有待商榷,归家夫妇是抱了必死的决心,爆发出全部潜力,而阿青则不知是否有必死的决心,但即使阿青没有抱必死之心,从书中描写来看,她也没有用上全力。

因此,说一个阿青等於10个郭靖,实在是贬低了阿青,起码等於20个,即使说等於40个也不过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3 15:44
两年前跟在幸福永生兄后的文-----


我一向认为阿青是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因为她是凭一己之力败的成规模的军队。

拿破仑曾说过:“一个法国士兵肯定打不过一个马木鲁克骑兵,但三个法国士兵可以和三个马木鲁克骑兵打平手,一百个法国士兵完全可以将一百个马木鲁克骑兵打败,而一千个法国士兵完全可以将二千个马木鲁克骑兵一举击溃”。

这个说明了军队之间对比的训练重要,单兵战斗力不能用来简单的作为成规模的军队的战斗力的比较,那绝不是简单的加合。

同样的,非职业军人的武林高手,哪怕单挑再强大,一个人可以对付十好几个士兵,但如果是同样一千个武林高手和同样一千个职业军人对阵,那绝对是武林高手那一面被屠杀,因为是乌合之众,战斗力绝对比不过知道该如何配合如何组织来发挥最大战斗效果杀伤效果的职业军人。

小青一个人打败了一支军队,如入无人之境,而且这支军队是春秋末期最强大的霸者军队,并且是精中选精的,是范蠡亲手挑选了“一千名甲士、一千名剑士”(可见精心安排,不仅是精兵中的精兵,而且既有甲士又有剑士,真是攻防兼备。但可惜,绕是这样机关算尽,还是敌不过小青)。而这样一支两千人的无敌之师却被小青轻取,这说明小青的战斗力绝不是人类了,是神话般的战斗力。

同样的,我们对比一下,鹿鼎记中数得着的高手,归辛树,他的武功和袁承志是伯仲之间,而且他的老婆孩子的功夫也都不弱。归家三口刺杀康熙,用尽全力,三口全死掉,归辛树更是拚劲老命,油尽灯枯力竭而死,还是没有完成任务,效果是“侍卫殉职的三十多人,伤了四十来人”,还没近到康熙的身。

对比一下,小青完全不是人类,一个人,一杆竹棒,轻轻松松,突破春秋末期的王者之师里精中选精出来的精锐二千职业军人,不光打败了一支军队,还能顺利完成任务(可以完成刺杀任务,只是她选择放弃而已)。

还有一点,归家三口是人在暗中突然发作,宫廷是事起仓促毫无事先预警,三个人在比较容易得手的条件下还是寡不敌众。

而小青,一个人,还是在两千职业军人事先知道全面防范焦点集中的情况下,还是轻松完成任务。一对比三,明对比暗,轻轻松松丁丁当当对比竭尽全力油尽灯枯,差别多么明显。

归家三口加一起的战斗力在鹿鼎记中应该算第一的,在全部金庸作品中也是不容小觑的,差别却和小青是如此的巨大,霄壤之别。

小青是神


跟贴:
“三千越甲可吞吴”。吴是当时的一流强国,灭楚败齐逼晋,打遍当时超级大国,而且会盟诸侯当霸主。这样一个国家被越灭了,可见越甲强悍。

两千越军足以灭国倾邦。

小青一个人,不搞偷袭,不搞潜伏,事先说好,明着闯,光明正大,打败了一个国家,还是当时的超级强国

六脉神剑确实牛,不过金庸也没敢安排段誉单枪匹马一个人破一个团的兵力这样的情节,这样的神话只出现在阿青身上,而且阿青是冷兵器对冷兵器,更加难能可贵。

即使是热兵器对冷兵器这样的极不公平的条件,也很难想象一个人破一个团,因此,更见得阿青的伟大。

“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剑士阻挡不了阿青”,金庸这样的叙述是典型的轻声说重话,平淡的叙述背后是何等的惊心动魄,甚至令人不寒而栗,就这样一句话奠定了阿青的神话地位。

现实版的阿青,我想聂政庶几近之,不是搞暗杀,光天化日之下,禁卫森严之中,堂堂皇皇,直入中堂,先杀正主,继而搏杀数十人,真可谓气势如虹。战国策以“白虹贯日”比聂政刺侠累,真是妙到毫巅之喻。

相比起来,鹿鼎记中归家三口以当世第一的战斗力,还是暗杀,也仅搏杀三十多人还未完成刺杀任务,有时小说描写反不若真实历史的令人惊讶。

太史公所叙一段,千古之下,犹有生气----“。。。。。。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韂侍者甚觽(!  )。聂政直入(!    ),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
作者: fu2mo4    时间: 2011-7-3 15:47
胡说胡有理
作者: lotusair    时间: 2011-7-3 16:01
好麻烦啊好麻烦,不过感觉好多武功怎么都是动物教的,阿青是猴子,杨过是雕。
作者: miisaoo    时间: 2011-7-3 17:37
我觉得,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穿的再叼,一砖撂倒!
作者: 1412    时间: 2011-7-3 17:50
看过很多类似的文章,最后的感觉是,这事儿,别太当真了。
作者: pathofwind    时间: 2011-7-3 18:40
呀。。。这么长的文章,我居然看完了。。。。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4 17:29
回复 6# 旧王孙


    黄裳呢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4 18:46
回复  旧王孙


    黄裳呢
qw007 发表于 2011-7-4 17:29


他能一人有灭国之力么(而且是强邦的精兵利刃坚甲)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4 18:51
阿青还只是拿根竹棒,且只解除所有人的武装(比单纯的杀伤更说明了实力上的差距,如戏小儿),而且还是瞬间解除。。。。。。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4 18:52
所以说,金庸在越女剑里写的是神,不是人
作者: 剪子    时间: 2011-7-4 19:16
越女剑 没有 倪匡 代笔吧?
我觉得分析这个,要把倪匡乱写的部分剔除出去才好。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4 19:26
越女剑 没有 倪匡 代笔吧?
我觉得分析这个,要把倪匡乱写的部分剔除出去才好。
剪子 发表于 2011-7-4 19:16


短篇应该没必要吧。金庸有倪匡代笔的都是长篇,因为一开始都是在报刊上连载的,有时候金庸没时间,就需要倪匡救下急,天龙八部就有这样的情况,好像有段都搞得金庸不知道怎么接下去(似乎是把谁给写死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4 19:29
对了,天龙八部里有些很香艳的部分据说也是出自倪匡手笔,他好这一口。金庸的口味偏淡,顶多含蓄的点一点恋足,不过在有心人看来,金庸的意外闲笔写的远比倪匡赤裸裸的要来得刺激。。。。。。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4 23:12
他能一人有灭国之力么(而且是强邦的精兵利刃坚甲)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4 18:46



    他可是真正得道成仙的啊,现如今还在庙里享受香火哪
九阴真经只是他成仙的初级入门总结而已,练了就无敌天下鸟(如傻哥哥郭靖 )
阿青打得过两千精壮的凡人,但斗得过神仙么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4 23:17
所以说,金庸在越女剑里写的是神,不是人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4 18:52



    黄裳也是神仙哈,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4 23:18
他可是真正得道成仙的啊,现如今还在庙里享受香火哪
九阴真经只是他成仙的初级入门总结而已 ...
qw007 发表于 2011-7-4 23:12


讨论这个应该在原作者的体系中进行,金庸没说他成仙,还是把他当人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4 23:20
比如封神榜和西游记里的神佛强弱各有系统。因此,如果是讨论封神榜和西游记,就应该在各书自己的系统范围内讨论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4 23:29
另外,前面引拿破仑的话也说明了,正规军队的战斗力也不是简单加和的(决不能仅仅看作两千精装凡人的加和战斗力)。其实马穆鲁克也是素质优秀的正规军队,而且历史上有优良的传统,曾经战胜过蒙古人,但是缺乏现代作战意识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4 23:39
讨论这个应该在原作者的体系中进行,金庸没说他成仙,还是把他当人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4 23:18



    他留下九阴真经啊,其他的顶级书籍的作者可都没留下名号的,如本楼论证的宝典
而且他写九阴真经是应已具神通,书上写他校对万寿道藏而悟道,后出山复仇时,当年的小姑娘都已老太婆了,黄裳当有百多岁了吧,还想和百多人(武林高手)群殴,精力旺盛无敌
百多岁(能不能活到都成问题 )的阿青又能打几个人,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4 23:40
他留下九阴真经啊,其他的顶级书籍的作者可都没留下名号的,如本楼论证的宝典
而且他写九阴真 ...
qw007 发表于 2011-7-4 23:39


只有败绩,没有战绩,不足为据。想打不代表能打,不足为据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4 23:57
只有败绩,没有战绩,不足为据。想打不代表能打,不足为据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4 23:40



    阿青的剑术是和白公公学的,打伤白公公后,作为文盲缺乏理论指导的阿青是不会再近步了,
黄裳修道早期(N多高手围殴)败绩如同阿青也承认早期老输给白公公,
而黄裳可以靠强大理论指导而不段总结近步的,留下的心得体会九阴真经就足以证明他能不能打了(练过的都知道 )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00:03
阿青的剑术是和白公公学的,打伤白公公后,作为文盲缺乏理论指导的阿青是不会再近步了,
黄裳修道早 ...
qw007 发表于 2011-7-4 23:57


其实可以这样推论。

阿青天赋超人,自学很短时间就达到了这样的成就,黄裳一把年纪了都不行,还要通过看书,最终也没能证明自己的实力。

阿青先败后胜,最终胜得令人目眩。黄裳始终是败,最终也没能通过实战证明自己的胜利。

阿青年轻如此之轻就已如此(远超黄裳),大家都在进步,阿青的天赋又远过黄裳,那进步之快自不用言喻,随着时间的进展,那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而且,通常来看,女的都比男的活得长。。。。。。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00:11
另外,很多东西天赋更重要,在这些领域读书未见得重要,哲学如此,实战方面的武学更是如此,要靠资质领悟。

禅宗的六祖惠能就是个文盲。

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康德说过:“哲学无法教授,哲学永远是思想者的事业”。康德的一生是最好的注解,他一生都没出他那个小城,活动范围就那么大,可他却做出了那么大一番事业,何其宏博。

中国还有王弼,他只活了23岁,搁现在也就是大学本科刚毕业的年龄,能读过多少书,行过多少路,可他的事业是让整个汉民族的思辨上了一个层次。印度的法称,读第一遍集量论就见与师齐,第二遍就过师而与陈那比肩,第三遍就能发现陈那的错误。商羯罗也只活到三十出头,他做了些什么。维特根斯坦,当年罗素要精心培养他,让他多读了些书,结果一遍他就发现了先贤的错处。

思想方面如此,实战的武学更是如此。

因此,文盲与否不能成为论定高下的论据。

不足为据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00:16
其实可以这样推论。

其实可以这样推论。

阿青天赋超人,自学很短时间就达到了这样的成就,黄裳一把年纪了都不行,还要通过看书,最终也没能证明自己的实力。

阿青先败后胜,最终胜得令人目眩。黄裳始终是败,最终也没能通过实战证明自己的胜利。

阿青年轻如此之轻就已如此(远超黄裳),大家都在进步,阿青的天赋又远过黄裳,那进步之快自不用言喻,随着时间的进展,那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而且,通常来看,女的都比男的活得长。。。。。。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5 00:03



    天赋确实是NB,如乔峰所说:一套拳法,别人打起来就平平无奇,他使起来就威力无穷
黄裳练得晚而已,不是没天赋,有几人看道书看成仙的,而且他的功夫是无师自同,看道书悟出来的,不象阿青是白公公带出来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00:21
天赋确实是NB,如乔峰所说:一套拳法,别人打起来就平平无奇,他使起来就威力无穷
黄裳练 ...
qw007 发表于 2011-7-5 00:16


最终还是要实战说话,战绩最重要。

黄裳悟的,没有通过实战自己证明,证明的都是些败绩。阿青一点就透,我爱阿青!

最后再强调,不许鄙视文盲!否则怎么衣钵要传与慧能,南宗禅何以胜过北宗禅,要现存的禅宗诸派颜面何存?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00:22
中国还有王弼,他只活了23岁,搁现在也就是大学本科刚毕业的年龄,能读过多少书,行过多少路,可他的事业是让整个汉民族的思辨上了一个层次。印度的法称,读第一遍集量论就见与师齐,第二遍就过师而与陈那比肩,第三遍就能发现陈那的错误。商羯罗也只活到三十出头,他做了些什么。维特根斯坦,当年罗素要精心培养他,让他多读了些书,结果一遍他就发现了先贤的错处。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5 00:11



    天嫉英才啊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00:25
天嫉英才啊
qw007 发表于 2011-7-5 00:22


是啊,太聪明的都往往天不假年,或者取子孙之福(比如马一浮)。杯具啊!!!!!!!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00:32
最终还是要实战说话,战绩最重要。

黄裳悟的,没有通过实战自己证明,证明的都是些败绩。阿青一点就透,我爱阿青!

最后再强调,不许鄙视文盲!否则怎么衣钵要传与慧能,南宗禅何以胜过北宗禅,要现存的禅宗诸派颜面何存?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5 00:21



    两京国师也不是空有虚名啊 ,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南方是穷地方,人们都没见过什么世面,好忽悠 ,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00:42
两京国师也不是空有虚名啊 ,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南方是穷地方,人们都没见过什么世面,好忽悠:lo ...
qw007 发表于 2011-7-5 00:32


神秀确实也是蛮有能耐的,但我想在对他们资质和修为的判定上,只有他们的师傅最有发言权。

宁可不顾众徒反对,甚至宁可让自己的正统付法人逃亡,也要讲衣钵传与慧能。我想,这真的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啊。。。。。。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01:50
神秀确实也是蛮有能耐的,但我想在对他们资质和修为的判定上,只有他们的师傅最有发言权。

宁可不顾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5 00:42



    伟人的眼界确实不是匹夫能企及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01:58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7-5 02:04 编辑
伟人的眼界确实不是匹夫能企及的
qw007 发表于 2011-7-5 01:50


是啊,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神秀即使有朝廷作后盾,贵为帝师,但最终只有慧能的南宗禅发扬光大,甚至一度覆盖整个中国佛教。

同样的例子,还有唐密惠果将正法付与日本空海,后来日本空海对整个日本文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啊(不仅限于佛教,是整个文化)。。。。。。而且唐密总算能保有一脉,直至现时,东密宗派依旧是整个日本宗教界(非只限于佛教界)除了神道,佛教净土支系及天台支系外最大的派别,余皆不足论也。

眼光这个东西,真不能以常理揣度。。。。。。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02:02
在日本的新兴宗教派别中,佛教系里,则是天台支系的日莲系信仰,占诸教第一位,其次则是东密支系,还居于净土之上,净土与禅宗二宗所开创的新宗教,为数极少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02:28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7-5 02:31 编辑

空海,日本第一大文化圣人。发明了平假名,主编日本第一部汉字字典,创办第一所民间学校。

还是日本书圣(第一名,就相当于王羲之),日本三笔之首,后两个的嵯峨天皇和橘逸势说白了就是他徒弟,两个徒弟都成了三笔。

空海的《文镜秘府论》是日本文论的泰山,第一位的地位,连研究中国隋唐文论,这部书都是重要文献。

还有空海的文章成就和汉诗成就,开了平安朝的文风诗风。流行也是自他兴起来的

空海的判教著作在日本佛教里的地位就更不用说了。。。。。。

日本的茶道文化的源头也要追溯到他,牡丹传说也是他带进日本的,甚至连娈童也是他带进日本的其实想想也不奇怪,传下来的中日名僧图,旁边通常都会站一个男孩侍从。。。。。。

他在日本文化史上就相当于希腊神话里宙斯那样“箭垛式”的角色,什么都往其身上堆,源头溯到他身上,而且确实也可以溯到他头上。。。。。。
作者: ochl    时间: 2011-7-5 09:07
第一高手乃是金庸大侠也,大笔一挥,任他何等高手也得去见阎王~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17:06
空海,日本第一大文化圣人。发明了平假名,主编日本第一部汉字字典,创办第一所民间学校。

还是日本书圣(第一名,就相当于王羲之),日本三笔之首,后两个的嵯峨天皇和橘逸势说白了就是他徒弟,两个徒弟都成了三笔。

空海的《文镜秘府论》是日本文论的泰山,第一位的地位,连研究中国隋唐文论,这部书都是重要文献。

还有空海的文章成就和汉诗成就,开了平安朝的文风诗风。流行也是自他兴起来的

空海的判教著作在日本佛教里的地位就更不用说了。。。。。。

日本的茶道文化的源头也要追溯到他,牡丹传说也是他带进日本的,甚至连娈童也是他带进日本的其实想想也不奇怪,传下来的中日名僧图,旁边通常都会站一个男孩侍从。。。。。。

他在日本文化史上就相当于希腊神话里宙斯那样“箭垛式”的角色,什么都往其身上堆,源头溯到他身上,而且确实也可以溯到他头上。。。。。。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5 02:28



    如明义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18:23
如明义
qw007 发表于 2011-7-5 17:06


靠。。。。。。新加坡佛教界的一个灾难。。。。。。不过现在的佛教界,真的不能细说,哪里都一样,大昭寺小昭寺不是有很多仓吗,有的仓就是喇嘛们腐的地方,还有洋喇嘛在那里被操。。。。。。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20:53
靠。。。。。。新加坡佛教界的一个灾难。。。。。。不过现在的佛教界,真的不能细说,哪里都一样,大昭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5 18:23



    应该说是宗教界更合适点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20:58
应该说是宗教界更合适点
qw007 发表于 2011-7-5 20:53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间只有江湖,没有净土或天国,那些在心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21:03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间只有江湖,没有净土或天国,那些在心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5 20:58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任我行说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21:07
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任我行说的
qw007 发表于 2011-7-5 21:03


他算是看得开的,名字也洒脱。但是一重归那个位子,不免也飘飘然直犯晕了。金庸这笔,刺得厉害呀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21:09
不过金庸自己也有看不开的地方。转段董桥访谈---

南方都市报:金庸年龄跟你也差不多,他现在退休了就读博士,到处拿学位……   

董桥:哎呀,这是他自己的一个心魔吧。他总是觉得自己的武侠小说不够高贵,不够学术,他要去剑桥牛津去学术一下。其实他大可不必啦!我以前就整天跟他说,查先生你就坐在那边吧,你都已经是金庸了,你还怎么着,你还求什么。(笑)他总是耿耿于怀,觉得武侠小说人家看不起,觉得武侠小说不是文学,那简直是开玩笑。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21:14
不过金庸自己也有看不开的地方。转段董桥访谈---

南方都市报:金庸年龄跟你也差不多,他现在退休了就读博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5 21:09



    如同做了大官,但终究是没中过进士.......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21:26
如同做了大官,但终究是没中过进士.......
qw007 发表于 2011-7-5 21:14


是啊。如《围城》里说的---

“唐小姐,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我父亲常说,从前人不中进士,随你官做得多么大,总抱着终身遗憾。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为高深学问。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小孩子出过痧痘,就可以安全长大,以后碰见这两种毛病,不怕传染。我们出过洋,也算了了一桩心愿,灵魂健全,见了博士硕士们这些微生虫,有抵抗力来自卫。痘出过了,我们就把出痘这一回事忘了;留过学的人也应说把留学这事了。像曹元朗那种念念不忘是留学生,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就像甘心出天花变成麻子,还得意自己的脸像好文章加了密圈呢。”

左宗棠成就都那样了,还是对这点耿耿于怀,进军新疆途中还要挟朝廷给他特进。

还有个人臣之极的谥号“文正公”(有清一代只有8个人得这个号。前代宋元明得的也都屈指可数),他也是放不下。他和曾国藩一向过不去,曾死了,他听说曾得了文正公的谥,立马暴跳起来,大怒:“什么?!他是文正公,那我该怎么办?!”文正公一向不会轻易授人,这个时代有了一个,很难再有第二个了。他彻底明白,自己始终低曾一等,哪怕死了都是如此,怄的那个邪火啊 不出所料,他死了授的谥是文襄公,比曾低了两等,还不如李鸿章,李得的是文忠公,文忠公仅次于文正公,有清一代只有10个人得此殊荣。老左这个憋屈阿,以他不为人下的性格(在幕时都敢和朝廷大员对着干,还干赢了),肯定死不瞑目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21:48
还想到原来碰到过的一个留学生,是钱伟长的研究生,在德国,美国都拿了学位,但始终有块心病放不下,就是耿耿于怀自己的第一学历(即本科学位)不是清华的,其实他本科也是在国内一所鼎鼎有名的大学读的。就是放不下啊,就是放不下。。。。。。就是要去清华教书,了却自己没在清华呆过的这块心病。也不知说神马的好。。。。。。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21:53
是啊。如《围城》里说的---

“唐小姐,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我父亲常说,从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5 21:26



    现在也是这样的哈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21:57
现在也是这样的哈
qw007 发表于 2011-7-5 21:53


有部清代小说《野叟曝言》,可说寄托了中国文人的终极梦想,十全十美。到现在可说没什么不同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21:58
想想台湾或香港的那位喜欢万宝龙的鹦鹉螺的李大师,不知他老人家有啥放不下的没有
作者: Bobocat_    时间: 2011-7-5 22:05
看到王孫兄的文字, 果然又是學習到了很多. 享受呀.

王孫兄文中引述到的: "出洋如出痘子", 此乃真知卓見呀.  這道理以前不懂, 現在卻懂了. 所說錢鍾書有見識, 不是沒有道理, 現在的留學生也應該記取這個道理, 千萬別拿了個學位就沾沾自喜.  洋學位是個天花的疤痕, 可不是什麼值得光彩的東西. 那代表了我們天生的資質不足, 沈迷於表面而洞悉力不夠. 所以才要出了個痘子才能學習, 才能自我安慰兼杜人之口. 可我們要是有沈從文那樣子的才情及智慧, 還要什麼洋墨水, 要什麼學位???

曾左李三人的諡號大體上算十分是合宜的, 蓋棺論定騙不了人. 所以說古人看重這個不是沒有道理. 私以為李鴻章算是吃了點虧, 不過我想他不會在意這個. 而左大帥其實應該偷笑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22:09
想想台湾或香港的那位喜欢万宝龙的鹦鹉螺的李大师,不知他老人家有啥放不下的没有
qw007 发表于 2011-7-5 21:58


我觉得本质上没什么不同,他算是中了的,所以自然有种心理上的优势,怎么放言都可以。如果摆在那些没中过的来说,哪怕批判得有道理,终究不免会让人觉得有“酸葡萄心理”。世人就是这样,让那些中过的人来批判,反而觉得有说服力。社会心理就是这样。

比尔盖兹,中过再退,因为事先证明自己中过,然后随怎么做,也会让人觉得洒脱。如果摆在其他人,面子上看似不羁,潜意识心理上难保还是不免有点那个。。。。。。

所谓名士风范也是这样,那些癫狂,摆在庶族地主子弟来做,别人肯定当成神经病,士族来做,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22:20
看到王孫兄的文字, 果然又是學習到了很多. 享受呀.

王孫兄文中引述到的: "出洋如出痘子", 此乃真知卓見呀 ...
Bobocat_ 发表于 2011-7-5 22:05


惊见Bobocat兄赏光点评!荣幸

是啊,左宗棠收复新疆,可算居功至伟,不过谥号上能得文襄,也算得其所宜,实至名归,文襄本来就是限于武功有成者,左宗棠事事都要争第一,属于放不下的。

另外,对于社会心理,阿城有段话也算刺得很到位---

“在体制里反体制,这叫名士。《世说新语》里记载的那些人都有俸禄,是体制中人,然后做些放浪形骸的事情反礼教。今天,某部长某日光了膀子上街,还没穿袜子没穿鞋,‘成何体统’!这才是名士。我是寒士。””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22:21
社会心理就是这样,部长光膀子上街,名士。将军抱驴脖子叫爹,名士。普通人这样做,捆入精神病院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5 22:37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7-5 22:41 编辑

另外,就李敖来说,他能成为“顽童”,恐怕也有这些社会心理原因,他可以嬉笑怒骂,但那方面别人其奈他何无可指摘。顽童就可以这样放言无忌,这方面别人拿不了他当话说。所以,名士通常能成为“顽童”,寒士如果来反体制,通常不会是顽童型,多半有些阴郁,带点丫头式的哀怨,因为始终有个把柄落人手,人终究是人,是社会动物,不可能完全看得开不在乎。

张爱玲在《沉香屑》里有段关于混血心理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薇龙你不知道,杂种的男孩子们,再好的也是脾气有点阴沉沉的,带点丫头气。"薇龙有一句话到口头又咽了下去,向吉婕笑了一笑。吉婕连忙说道:"是呀!我自己也是杂种人,我就吃了这个苦。你看,我们的可能的对象全是些杂种的男孩子。中国人不行,因为我们受的外国式的教育,跟纯粹的中国人搅不来。外国人也不行!这儿的白种人哪一个不是种族观念极深的?就使他本人肯了,他们的社会也不答应。谁娶了东方人,这一辈子的事业就完了。这个年头儿,谁是那个罗曼蒂克的傻子?”
作者: qw007    时间: 2011-7-5 23:32
这个年头儿,谁是那个罗曼蒂克的傻子?
作者: Bobocat_    时间: 2011-7-6 07:49
來到壇子上讀了您的好文, 和王孫兄請安是應該的呀, 您太客氣了.

您對李敖及名士的點論也很精妙呀, 十分十分的讚同.
作者: 御风行    时间: 2011-7-6 11:30
这篇奇文说来说去,原来所谓“武功天下第一”的,还是王上他老人家自己呀!再高的能力,也只有三个大致的去处——隐居荒野、啸聚山林、为权力的鹰犬和奴仆,唯后者才是“正途”。而即使为鹰犬和奴仆,在王上危机时自是以死效命,在天下太平无忧时其中那些表现出超强能力和魅力的家伙本身却会成为王上的心腹事,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自断手足或者自宫,然后以全副身心和巨大热诚忠实地从事主子交付的空虚无聊的所谓伟大任务之中去,比如去修坟、修典、远祭、留学、考察、下南洋等等。
作者: 江湖少年春衫薄    时间: 2011-7-6 12:58
我是来学习的!!!高论不少~~~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6 14:50
说到郑和。

其实传统上中国势力的最南端是在新加坡的圣淘沙拉布拉多的龙牙门(当地人叫龙牙湾,和浙江的那个不同),这里才是中国势力真正的天涯海角,而非在海南。新加坡圣淘沙是亚洲大陆的最南端,中国是一条龙的话,拉布拉多龙牙湾的那颗龙牙石(已被英军炸毁,现在的是仿的)就是龙口里最前端的牙齿。古代华人势力是一直延伸到这里的。

唐代黄巢起义占据福建广东就引起过大量华人南迁到这里,还早过海岛上的马来人来到这。历史上, 华人在这一带还建立过旧港王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戴燕王国, 安波那岛张氏王国, 以及马来半岛的吴氏王国等等。基本都是商人国家或海盗国家(加勒比海盗里周润发扮演的新加坡海盗王就是以此为原型的)。

郑和就曾扶植从苏门答腊马来于(Malayu)逃海而来的马来王子,建立马六甲王国(马来西亚的前身)。并配合马六甲王国打击当时控制海峡的旧港王国(华人建立的国家)。 郑和舰队在内应的配合下, 一举消灭了旧港王国5000多人的私家舰队,,生擒华人国主陈祖义,押回南京, 斩首示众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6 14:52
有兴趣的不妨玩玩拉布拉多的龙牙石,发发思古之幽情。

这里是亚洲大陆最南端,历史上中国势力的最南端,巨龙最顶端的牙齿,真正的天涯海角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6 14:53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7-6 14:59 编辑

东南亚一带虽然基本上是华,洋,土著,印度,伊斯兰杂处。但实际上华人传统非常浓厚,诸如风俗习惯,语言,宗族祠堂文化等等,不过说也奇怪,在华洋杂处的时候,本地华人能非常鲜明的保留自己的传统特色,在现在的中国移民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反倒在发生变化。。。。。。

转段董桥的访谈-----

“哎呀,学贯中西是绝对谈不上了。只是我的经历、学历一直都是一半中文,一半外文的。我今年六十五岁了,六十年代在台湾上大学,之前在南洋长大,印尼和新加坡我都呆过。南洋是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中国传统的地方。那里保留的传统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住的房子也是老中国的那种房子,阴森森的。然后在城市的另外一些区又住的是荷兰人,还有一些区是英国的。你说,我从小就在这么不三不四的地方长大,一下中一下英,乱七八糟的,所以我的文章肯定跟人家不一样了。   

我觉得一个作家很需要懂一两种外语。因为你多懂一种语言就等于书房多开了一扇窗户,让你看到外头的景象;再多一种就再多一个窗户。看人家多了回来看你自己,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当然也不是说不懂外语的人就写不好,有的人天分很高。可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一步一步修成的作家,多懂一门外语真的是一个财富,他对环境、社会、世界等等的看法都会不一样。我应该承认我的写作风格就是这样来的。”
作者: 御风行    时间: 2011-7-6 16:09
回复 62# 旧王孙


   

那老陈家是与老朱家有仇咧,还是郑太监(尊称)怀疑老陈家赞助过犯下左倾机会主义或右倾逃跑主义严重错误的朱允炆统治咧?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6 16:18
回复  旧王孙


    那老陈家是与老朱家有仇咧,还是郑太监(尊称)怀疑老陈家赞助过犯下左倾机会主义或 ...
御风行 发表于 2011-7-6 16:09


东印度公司和之后的大英帝国不也曾对本国的海盗又利用又打压的吗?服王化的给你个私掠船的许可,在本国(请不要使用敏感词)的默许和扶助下攻击别人,不服王化的就给你灭掉。哪个世界利益的帝国不都这么干过?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6 16:22
这些都是政 治博弈中产生的有利选择,无论中西都一样。

原来汉奸梁鸿志不曾说过句很精辟的话吗,世界上两种东西最肮脏龌龊,政 治和女人的逼,偏偏男人都喜欢玩。

话粗理不粗
作者: 御风行    时间: 2011-7-6 16:53
回复 66# 旧王孙


    就是说老陈不买老朱国的账,于是郑太监领着朱家军介入当地冲突,拉一方打一方,把没给其面子的老陈家给灭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6 17:03
回复  旧王孙


    就是说老陈不买老朱国的账,于是郑太监领着朱家军介入当地冲突,拉一方打一方,把没 ...
御风行 发表于 2011-7-6 16:53


这就是江湖。参见第43,44楼。

另参见百度百科“马穆鲁克”条---

“对于一个君主而言,一支强大而且听话的军队无疑是上上之选,如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那么一支听话但不强大的军队也是可以接受的,而一支强大却不听话的军队则绝对要不得!阿拉伯的哈里发和苏丹们为了和本国的部族酋长们博弈,眼睛一亮,看中了马穆鲁克。马穆鲁克是奴隶,而且往往出身非穆斯林,在帝国内部没有部族背景,而且身份低微,离开君主就一无所有,所以对君主的忠诚度很高,一旦战乱发生,往往是比本民族军队更得心应手的工具。这个博弈的结果就是,马穆鲁克逐渐取代了本民族军队,成为阿拉伯诸王朝的主要武力。所以,马穆鲁克的兴起,不是因为他们强大,而是因为他们听话。”
作者: Napoleon归来    时间: 2011-7-8 10:52
另外,前面引拿破仑的话也说明了,正规军队的战斗力也不是简单加和的(决不能仅仅看作两千精装凡人的加和战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4 23:29



    哈哈, 我有把马穆鲁克剑在书房辟邪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8 11:16
哈哈, 我有把马穆鲁克剑在书房辟邪
Napoleon归来 发表于 2011-7-8 10:52


皇兄真是剑胆琴心(最好用广东话读,这四个字全部是合口音-m)。。。。。。btw,新签名咋回事,似乎有点那个。。。。。。
作者: Napoleon归来    时间: 2011-7-8 13:04
皇兄真是剑胆琴心(最好用广东话读,这四个字全部是合口音-m)。。。。。。btw,新签名咋回事,似乎有点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8 11:16



    没有没有, 只是想到句台词而已, 不是发生了什么......
作者: fu2mo4    时间: 2011-7-8 14:04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引自电影《功夫》,火云邪神的点评。看看前面所谓的高手,感觉基本上以快打慢。但是就有个漏洞,以现代竞技体育来说,100之内是博尔特的天下,如果到了5000米,甚至1万米呢?能不能超过王军霞?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8 14:52
没有没有, 只是想到句台词而已, 不是发生了什么......
Napoleon归来 发表于 2011-7-8 13:04


图片蛮帅的,英明神武啊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8 14:53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引自电影《功夫》,火云邪神的点评。看看前面所谓的高手,感觉基本上以 ...
fu2mo4 发表于 2011-7-8 14:04


现实生活里打架好像基本都是几秒内见真章的,极少见到缠斗不休
作者: fall1977    时间: 2011-7-8 15:07
看来以后要多往灌水区跑跑,少买笔,多学习点知识
作者: fu2mo4    时间: 2011-7-8 16:59
打群架费时间。JCSS不来,停不了
作者: zergju    时间: 2011-7-9 00:57
王孙兄敢问拉布拉多的龙牙石在神马地方?

拉布拉多公园么。。?

即是石头怎么会被炸毁的?以前在拉布拉多附近住过一年从未留意到~~呵呵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9 01:06
王孙兄敢问拉布拉多的龙牙石在神马地方?

拉布拉多公园么。。?

即是石头怎么会被炸毁的?以前在拉布 ...
zergju 发表于 2011-7-9 00:57


对呀,就在拉布拉多公园,现在的是纪念性质的仿制品。

正宗的龙牙石位于海面中央,当年英国人为了扩大海道炸毁它的。现在的仿制品位置也和当年天然的不一样,正是因为在海里面才会影响海道嘛,呵呵。

您什么时候在那里呆过?现在的是2005年修起来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9 01:06
而且炸的时间老早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炸的
作者: 咱家是猫    时间: 2011-7-12 11:04
我倒是觉得,一支军队打一个人,跟高射炮打蚊子很像,就算是千军万马,真正同时近身的也就那么几十个,阿青貌似也不是把几千人都给缴了械,只是把路过近身的干掉,杀出一条路而已,这点,郭靖毙蒙哥相比难度只有更高。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12 11:32
我倒是觉得,一支军队打一个人,跟高射炮打蚊子很像,就算是千军万马,真正同时近身的也就那么几十个,阿青 ...
咱家是猫 发表于 2011-7-12 11:04


1。蒙哥是由杨过投石击死的。而且阵是由他和小龙女,耶律齐,郭芙,郭襄五个人一齐冲的

2。空旷场地回旋余地大,战略空间大。杨过他们是在迂回空间大的地带,而且5个人都显得极不轻松。
狭小场地没有迂回的地方,相当于绝境,阿清是在狭小空间内与焦点聚集于她的人硬干,难度不可同日而语,而且极轻松,很快---“蓦地里宫门外响起了一阵吆喝声,跟着呛啷啷、呛啷啷响声不绝,那是兵刃落地之声。这声音从宫门外直响进来,便如一条极长的长蛇,飞快的游来,长廊上也响起了兵刃落地的声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剑士阻挡不了阿青”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12 11:43
还有,阿青内力之高,匪夷所思。段誉的六脉神剑是书中几乎无敌的武功,杨过肯定比不了。六脉神剑在古代相当于热兵器,隔空伤人。而阿青仅仅是把剑指向西施,还未下杀手,那剑气已给西子留下了终身心绞痛的后遗症。

金庸的架构思路似乎是越往古越厉害,射雕神雕那些南宋的就不如天龙北宋的神奇,阿青则是在春秋时期,还远在“天下武功传少林”的少林祖师达摩之前。

杨过中间经过雕,但实际还是承自独孤求败。阿青完全是自己从猿身上悟出来的,可算前无古人天人合一的大宗师。众所周知,有个师承终究下人一等,阿青则是祖师爷级的,属于中国的人类武功开天辟地级的人物(按金庸的武侠世界架构)。天资不可比,级别不可比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12 11:43
还有,阿青内力之高,匪夷所思。段誉的六脉神剑是书中几乎无敌的武功,杨过肯定比不了。六脉神剑在古代相当于热兵器,隔空伤人。而阿青仅仅是把剑指向西施,还未下杀手,那剑气已给西子留下了终身心绞痛的后遗症。

金庸的架构思路似乎是越往古越厉害,射雕神雕那些南宋的就不如天龙北宋的神奇,阿青则是在春秋时期,还远在“天下武功传少林”的少林祖师达摩之前。

杨过中间经过雕,但实际还是承自独孤求败。阿青完全是自己从猿身上悟出来的,可算前无古人天人合一的大宗师。众所周知,有个师承终究下人一等,阿青则是祖师爷级的,属于中国的人类武功开天辟地级的人物(按金庸的武侠世界架构)。天资不可比,级别不可比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12 12:08
单人匹马独闯杀阵这样的情节似乎金庸也只安排给了阿青。那些高手比如独孤求败到最后境界也无非随心所欲草木皆兵,阿青一开始就这样了,一根竹棒。华陀模仿动物创五禽戏,这才是开天辟地前无古人自我而始的大宗师,阿青也是如此。还有,即使出于民族本位主义立场,也要支持阿青啊!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12 13:18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7-12 13:21 编辑

说完了具体的技术角度,再从形而上的层面分析。

1。按金庸的武侠世界(谈这个,只能在他的圈子里谈),越古早越厉害,对联14部书中,天龙的时代最古早,北宋,因此普遍都认为天龙的功夫是对联14部中最牛逼的。但是,阿青的时代,是在春秋吴越争霸时代,是和孔子同时期的人物,不知道甩北宋几条街

2。天下武学出少林。达摩祖师后,中原武学都是来自印度人的底子和心法,改来改去,底子还是印度人的。就算那个宋代的黄裳,他参道藏之前还是有学过武功的,和大家一样,印度人的底子。即使所谓参了道藏自创武功,道藏又怎么样。大家都知道,历经六朝隋唐印度佛学对中国本土思想的彻底洗礼,宋代的道教思想已经很大程度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所以,即使是黄裳后来的道藏系九阴真经,那也是脱不了印度人的影子。中国民族主义者不答应!阿青呢,是真正的中国本土先天自然流,孔子时代的啊!比战国百家都要早,韩非墨子他们都是晚辈。14部中,全部是达摩祖师后的印度系功夫,唯有阿青,比达摩祖师都要早,是正统华夏有神功! 正本清源,中国人自然要尊中国人的东东!

3。最后还有个终极奥义。金庸曾貌似轻描淡写的说过,越女剑是个不甚重要的短篇,故而未入对联14部。大家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金庸是信神马的?信佛教的。佛教是空王。到最后都要空掉,哪怕是佛,也要空掉,不能有执著。大家哪位看到过基督教徒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敢把上帝空掉?禅宗到最后,呵佛骂祖。密宗的最高本尊修法如白教大手印,大手印是无手印,无非是观空,别的一些宗派的最高本尊修法,自己观想是那个本尊,干神马呢,把佛踩在脚下!其实和禅宗一样,就是要连最后的执著也要去掉。大家哪位看到过基督教徒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敢把上帝踩在脚下的?那就明白了,金庸的宗教信仰决定了他口中所谓的不甚重要其实是最重要的,那个被他排除在对联体制外的主角厉害过其他一切角色!他是把阿青作为他笔下武侠世界的佛来对待的,故而“不甚重要”,故而“空”(“空”在了对联体制外)。阿青在金庸心目中是超越的,涅磐的,笑看对联14部中的浮生角色,一个响指就能把他们全都灭掉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11-7-12 13:35
阿青和越女剑是金庸武侠作品里最特殊的角色和书。

越女剑是唯一没入对联的武侠作品,唯一的一部短篇,最早的时代背景。

阿青是最古老的角色,唯一一个天人合一由零开始自悟武学的大宗师(哪怕金庸书中的张三丰,也是师承少林),唯一一个早过中原武学之祖达摩祖师的人物,唯一一个女主角,唯一一个被安排了独闯大军杀阵的人物(之后金庸再也没敢这样安排过)
作者: waterman3726    时间: 2011-7-12 18:31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pe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