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论坛

标题: ◆◆ 红鸟 过红年~~ [打印本页]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2 22:55
标题: ◆◆ 红鸟 过红年~~
很久没时间上来。
快过年了,发两张大红雕的烂片,算是图个吉利吧~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2 23:00
好笔。用了一段时间后,喜欢它胜过凤凰。这笔的塑料颜色近朱,而且随光线不同,色调也会变。第二张照片说明了问题。凤凰色比较死
作者: vann    时间: 2009-1-22 23: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2 23:05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2 23:00 发表
好笔。用了一段时间后,喜欢它胜过凤凰。这笔的塑料颜色近朱,而且随光线不同,色调也会变。第二张照片说明了问题。凤凰色比较死


旧王孙兄所言甚是!
私以为此笔的刻手相当老辣,线条简劲流利,无滞澁之感,分寸把握极好。可能与图案较成熟有关。凤凰的图案失之板刻,比例也略略失调。狩猎似差胜。
作者: altayman    时间: 2009-1-22 23:05
第一次网上售物给你的感觉还不错吧?
这次拍卖算是你在论坛的第一次拍卖吧?祝你拍卖取得成功,并带来美好的感受!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2 23:06
原帖由 vann 于 2009-1-22 23:02 发表
拍成橘红金色了


旧王孙兄说,颜色随光线变化。确如此。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2 23:08
原帖由 altayman 于 2009-1-22 23:05 发表
第一次网上售物给你的感觉还不错吧?
这次拍卖算是你在论坛的第一次拍卖吧?祝你拍卖取得成功,并带来美好的感受!


哈哈,兄可能弄混了,把俺错认做别人了。这支不是拍来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2 23:09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2 23:05 发表


旧王孙兄所言甚是!
私以为此笔的刻手相当老辣,线条简劲流利,无滞澁之感,分寸把握极好。可能与图案较成熟有关。凤凰的图案失之板刻,比例也略略失调。狩猎似差胜。


的确,看实物便知,此笔雕工非常精致,非一般金银雕略具粗糙感可比,可见百利金是把这笔当限量版的标准来做的
作者: 蓝色牧    时间: 2009-1-22 23:11
第二张PS过吗?好血色啊~!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2 23:12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2 23:06 发表


旧王孙兄说,颜色随光线变化。确如此。


呵呵,有一次在一家笔店看此笔,因为光线明亮,呈橙色,搞得我还以为是另一种特殊版本

此笔大有佳处,可细玩,耐久品。久之方见其妙。

恭喜lc322兄了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2 23:12
原帖由 蓝色牧 于 2009-1-22 23:11 发表
第二张PS过吗?好血色啊~!


没怎么动过,稍调了亮度。主要是灯光的关系。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2 23:16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2 23:09 发表


的确,看实物便知,此笔雕工非常精致,非一般金银雕略具粗糙感可比,可见百利金是把这笔当限量版的标准来做的


把玩过后,感觉丝毫不逊于龙的普鲁斯特。 正翻看德勒兹《普鲁斯特与符号》。正好套用一下,龙的普鲁斯特更有符号的意味。红雕则笔的情味更浓。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2 23:20
原帖由 蓝色牧 于 2009-1-22 23:11 发表
第二张PS过吗?好血色啊~!


嗯,我也最喜欢第二张,具玛瑙感。

程子以玉比孔子,水晶比孟子。

则红雕如琼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2 23:24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2 23:16 发表


把玩过后,感觉丝毫不逊于龙的普鲁斯特。 正翻看德勒兹《普鲁斯特与符号》。正好套用一下,龙的普鲁斯特更有符号的意味。红雕则笔的情味更浓。


干脆再用“实用主义”检验一下 红雕有观墨窗,普鲁斯特无(此点我认为逊于罗伦佐)。观墨窗于实用上真是大大的方便。红雕可玩可用,上善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2 23:30
玉求其润,精光内含。
抓块和阗玉。 若能润洁如斯~~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2 23:31
好皮相!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2 23:33
这样看着就浑沦一些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2 23:34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2 23:31 发表
好皮相!


好眼力! 背后是全金包银~ 肉色极佳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2 23:49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2 23:24 发表


干脆再用“实用主义”检验一下 红雕有观墨窗,普鲁斯特无(此点我认为逊于罗伦佐)。观墨窗于实用上真是大大的方便。红雕可玩可用,上善


兄言甚是。
普鲁斯特的不足有二,一是无观墨窗,二是树脂笔帽。看着略为不伦。 罗仑佐银杆银帽,班配得多。就银而论,龙系中罗仑佐似为不二之选。 要是金子的,摄政王、哈里逊洵为上品。尤其哈里逊,幽幽之蓝,只有实物在手才能体验那种昊昊苍穹的感觉。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2 23:52
恭喜lc322兄入手好笔。这款红鸟比那个黄鸟强太多了。
过去王孙兄推荐此笔,上实物学习了一下。
主要感受是雕刻稳健老练,有铁道部之风,但没有铁道部的老味。图案是pelikan长年来的经典,发挥很成熟。亮朱色确实很漂亮,而且那是越用越漂亮的朱色,和银色的搭配也比我预期的要协调。但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凤凰的红金配,更加大气厚重。
如果说缺点,试写了一下,我实在受不了那个尖,对我来说太死硬了。当然有很多老尖可以换,问题不大。最不适应的还是那个印刷笔帽,银雕我还是喜欢那个黑银配的老版910。
以上都是个人成见,说实话,综合来说这款买来大量书写使用,还真是个好选择。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2 23:56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2 23:16 发表


把玩过后,感觉丝毫不逊于龙的普鲁斯特。 正翻看德勒兹《普鲁斯特与符号》。正好套用一下,龙的普鲁斯特更有符号的意味。红雕则笔的情味更浓。


龙的所有那些个限量都存在巨大的符号生产的局限性,这点是我不太喜欢的。
这种款的900/910显然要更适于玩出个人味道来。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2 23:59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2 23:09 发表


的确,看实物便知,此笔雕工非常精致,非一般金银雕略具粗糙感可比,可见百利金是把这笔当限量版的标准来做的


一般金银雕略具粗糙感我感觉都出现在90中后期的产品和现行产品上。
如果有机会上手多看几支80产的700,900,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红鸟910给我的感觉就是恢复到了那个水平,所以很值得称道。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3 00:01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2 23:49 发表


兄言甚是。
普鲁斯特的不足有二,一是无观墨窗,二是树脂笔帽。看着略为不伦。 罗仑佐银杆银帽,班配得多。就银而论,龙系中罗仑佐似为不二之选。 要是金子的,摄政王、哈里逊洵为上品。尤其哈里逊, ...


龙金笔里我原来比较钟情塞美,可惜无观墨窗。本来去年出来个Toledo,很是蠢蠢欲动了一下,结果又是没观墨窗,遗憾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00:02
原帖由 slash 于 2009-1-22 23:52 发表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凤凰的红金配,更加大气厚重。
如果说缺点,试写了一下,我实在受不了那个尖,对我来说太死硬了。当然有很多老尖可以换,问题不大。最不适应的还是那个印刷笔帽,银雕我还是喜欢那个黑银配的老版910。


Slash兄所言甚是!
黑银老雕是那种沈稳的感觉,略有些年头,味道就更足。黄鸟怯了些。红金配的凤皇是富贵,红银略带冷峻。
这尖是有些硬,不象pf那样节制柔和。 不过这恰好合了手。我写字一般起伏不大,硬的尖正有一种“粘”在纸上的感觉。有点象太极拳的如影随形,不丢不顶。好比老杨式,一趟拳下来,中心线起伏不大。笔写起来有这种感觉,是很享受~    胡说见笑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3 00:07
原帖由 slash 于 2009-1-22 23:52 发表
恭喜lc322兄入手好笔。这款红鸟比那个黄鸟强太多了。
过去王孙兄推荐此笔,上实物学习了一下。
主要感受是雕刻稳健老练,有铁道部之风,但没有铁道部的老味。图案是pelikan长年来的经典,发挥很成熟。亮朱色确实很 ...


我先开始也不太适应这个新版本的笔尖,感觉严重和现代万宝龙趋同 不过用久了还是有分别的,被同化了,呵呵

很奇怪,我看FPN上的洋人倒是都很迷醉黄910,喜欢的多过喜欢红的,不知为何。

黄的主要在实用层面上有些缺点,太易脏污,而且脏得不好看。按谷崎的说法“风雅就是垢”,但垢和垢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笔握螺纹处最易纳垢,黄的就垢得不好看,很刺眼,是脏的感觉(原来用麒麟的经验),红的反倒别舔一番风韵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3 00:13
原帖由 slash 于 2009-1-22 23:56 发表


龙的所有那些个限量都存在巨大的符号生产的局限性,这点是我不太喜欢的。
这种款的900/910显然要更适于玩出个人味道来。


的确,是有这个毛病。但我以个人强悍的意志摆脱他们的定义 拒不听从其定义!何必代圣人立言。顽固至极!比如,罗伦佐,我就把其定义为我心目中的雨果夫子 转境而不为境所转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00:14
突然想起来。Slash兄所读宫崎市定著作,可是《九品官人法の研究》? 若方便,可看看他的全集。 日本学界真是把他奉为天人。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00:15
龙的符号味是浓,但变来变去,似乎花样翻不出几个来。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3 00:15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3 00:07 发表


我先开始也不太适应这个新版本的笔尖,感觉严重和现代万宝龙趋同 不过用久了还是有分别的,被同化了,呵呵

很奇怪,我看FPN上的洋人倒是都很迷醉黄910,喜欢的多过喜欢红的,不知为何。

黄的主要在实 ...


与龙笔尖的区别肯定是有的,不过对我来说1000的尖都不算太软,确实只是semi-flexible. 所以新尖确实不适合我。

那个朱色确实诱人,我仿佛都预见到了用老用熟后的感觉。
这笔还是要多用多玩,用熟用透才好。
可兄看我这加法作得,无可奈何啊,呵呵。

还好找到了印刷帽子的借口,不然估计就买下去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3 00:17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00:02 发表


Slash兄所言甚是!
黑银老雕是那种沈稳的感觉,略有些年头,味道就更足。黄鸟怯了些。红金配的凤皇是富贵,红银略带冷峻
这尖是有些硬,不象pf那样节制柔和。 不过这恰好合了手。我写字一般起伏不 ...


lc322兄,的确,红黄银雕新的时候,那个银身锃光瓦亮,甚至有刺眼的感觉。但用久了后,银身就柔了,不再冷峻,显其温润。所以说,用久了方见其妙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3 00:22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00:14 发表
突然想起来。Slash兄所读宫崎市定著作,可是《九品官人法の研究》? 若方便,可看看他的全集。 日本学界真是把他奉为天人。


回兄,就是他的《科挙ー中国の試験地獄》。
一本非常精彩的作品。他研究科举,雍正,隋炀帝,水浒,商贾,盐业,都很有特色,堪称早期典范。他的全集我翻过,感觉主要作品我都有了。我感觉他是个勤奋睿智的史家,但还是远远比不上他那位伟大的老师,湖南先生。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3 00:23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00:02 发表


红金配的凤皇是富贵,红银略带冷峻。


总结得真是恰到好处啊!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00:27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3 00:17 发表


lc322兄,的确,红黄银雕新的时候,那个银身锃光瓦亮,甚至有刺眼的感觉。但用久了后,银身就柔了,不再冷峻,显其温润。所以说,用久了方见其妙


旧兄一语中的! 那些用于祭享的铜器就比纯粹做来随葬的看着有感觉,也是这个道理吧? 笔经过累年手的摩挲而产生的古旧感,就如古墨都渗入绢素,那种古厚温润便是沉在骨子里的了。 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3 00:28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3 00:13 发表


的确,是有这个毛病。但我以个人强悍的意志摆脱他们的定义 拒不听从其定义!何必代圣人立言。顽固至极!比如,罗伦佐,我就把其定义为我心目中的雨果夫子 转境而不为境所转


是啊。如同马勒晚期把自己作品的标题都给删除了。后来却还不断有人恢复这些标题,现在又通常出现在作品上。真是画蛇添足之举,马勒的思维要比这些人进步和成熟得多.  那些看似恰当的标题其实只会降低作品的价值。这些限量笔也是。材质,工艺,美学,功能的综合,才是检验及体现其价值的唯一真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3 00:28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00:27 发表


旧兄一语中的! 那些用于祭享的铜器就比纯粹做来随葬的看着有感觉,也是这个道理吧? 笔经过累年手的摩挲而产生的古旧感,就如古墨都渗入绢素,那种古厚温润便是沉在骨子里的了。 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兄言甚是。传世的好,因为有人气儿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00:33
原帖由 slash 于 2009-1-23 00:22 发表


回兄,就是他的《科挙ー中国の試験地獄》。
一本非常精彩的作品。他研究科举,雍正,隋炀帝,水浒,商贾,盐业,都很有特色,堪称早期典范。他的全集我翻过,感觉主要作品我都有了。我感觉他是个勤奋睿智的史家 ...


Slash兄真是淹博。
虎次郎的阅历可能略胜一点。 日本旧学界有“狩野藤田内藤虎”之说,现在看来,后来的日本学界还没有人能够超越。 相对来说,宫崎面广一点。他关于中国古代村社的研究,也颇具卓识。早些年中国社科院选译过他的一些作品,编成上下两册选集。重要单篇基本也都选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3 00:35
原帖由 slash 于 2009-1-23 00:22 发表


回兄,就是他的《科挙ー中国の試験地獄》。
一本非常精彩的作品。他研究科举,雍正,隋炀帝,水浒,商贾,盐业,都很有特色,堪称早期典范。他的全集我翻过,感觉主要作品我都有了。我感觉他是个勤奋睿智的史家 ...


内藤湖南?泰斗啊。不过感觉他的有些思想和黑格尔都是对于本国政权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00:40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3 00:35 发表
内藤湖南?泰斗啊。不过感觉他的有些思想和黑格尔都是对于本国政权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几乎是普遍的。不过有的心里明白,有的自己糊涂。 内藤以及其他日本学者的中国史分期说,其实都是为论证日本的地位而发的。 就象后来的江上波夫等人,认为日本是游牧民族之后,或者现在日本学界一再声称的,日语应该归入阿尔泰语系,背后的目的是一样的。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3 00:47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00:40 发表


这个几乎是普遍的。不过有的心里明白,有的自己糊涂。 内藤以及其他日本学者的中国史分期说,其实都是为论证日本的地位而发的。 就象后来的江上波夫等人,认为日本是游牧民族之后,或者现在日本学界一再声称的, ...


呵呵,想起百元美钞极有趣的一句话---

Historians relate, not so much what is done, as what they would have believed.
历史学家讲他们信以为真的事多于讲史实。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3 00:53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00:33 发表


Slash兄真是淹博。
虎次郎的阅历可能略胜一点。 日本旧学界有“狩野藤田内藤虎”之说,现在看来,后来的日本学界还没有人能够超越。 相对来说,宫崎面广一点。他关于中国古代村社的研究,也颇具卓识。早些年中国 ...


宫崎的研究精神,湖南的见识和气质却是令人敬佩。宫崎那个研读清代奏折的学习小组可能是京大最了不起的自发学习团体。而且他写东西简单易懂,读起来很有趣味。湖南的就要坚硬难啃多了。不知道为何国内没有人翻Joshua Fogel的关于湖南与中国的书,这应该是本了解中日近代关系的好作品啊。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00:54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3 00:47 发表


呵呵,想起百元美钞极有趣的一句话---

Historians relate, not so much what is done, as what they would have believed.
历史学家讲他们信以为真的事多于讲史实。



多数史家总是把史实与书写的历史混了。 如果史学能等同史实,那历史学也不会是人文学科了。 这个道理,中国的史家最难接受。西方,在兰克时代人们也如是坚持。当开始发问元叙事的问题,事情就不同了……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3 01:03
[quote]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00:40 发表


这个几乎是普遍的。不过有的心里明白,有的自己糊涂。 内藤以及其他日本学者的中国史分期说,其实都是为论证日本的地位而发的。 就象后来的江上波夫等人,认为日本是游牧民族之后,或者现在日本学界一再声称的, ... [/quote

同意兄的看法,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虽然被日本学者从各种角度不断演绎,但对于日本来说,都是作为论证其自身地位出发进行研究的,这个大主流基本不变。当然,战后学术中为了学术本身进行的研究也不少,但最终还是将回到自身放入射程内的。新一代研究中国历史的日本学者也是成就卓著,我记得前几期葛兆光在读书上讲述东亚史,引用的一些新成果大多是日本学者的实证研究,考证确实细腻慎密。前两年在书店,讲谈社出的一套新的中国历史系列颇受好评。我只看了看明和清的两本,都是新生代写的,做得都很不错。清代是我认识的一位教授写的,他说一口南方口音的国语并能说客家话,在广西做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主要研究太平天国时代。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3 01:07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3 00:28 发表


兄言甚是。传世的好,因为有人气儿


这支910也必须每天多用才好。我是用不过来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3 01:12
[quote]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00:54 发表



多数史家总是把史实与书写的历史混了。 如果史学能等同史实,那历史学也不会是人文学科了。 这个道理,中国的史家最难接受。西方,在兰克时代人们也如是坚持。当开始发问元叙事的问题,事情就不同了……[/quote]

呵呵,就怕这个。都是些罗生门。特别是最神圣的那些东西,是最不能问的。一问,就不神圣了,因为要解释,要分析。真正的神圣是不用解释的,因为解释不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3 01:31
原帖由 slash 于 2009-1-23 01:07 发表


这支910也必须每天多用才好。我是用不过来了。。。。


你不是还想着P/N的莳绘吗?看上了哪家的花姑娘?
作者: slash    时间: 2009-1-23 01:35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3 01:31 发表


你不是还想着P/N的莳绘吗?看上了哪家的花姑娘?


选秀工作真的要慎重了。东西不能再增加了。。。
作者: 旧王孙    时间: 2009-1-23 02:00
原帖由 slash 于 2009-1-23 01:35 发表


选秀工作真的要慎重了。东西不能再增加了。。。


要换种眼光看问题,不要当环肥燕瘦的弱质女子来欣赏,那样永远舍不得

当斗士看,引入残酷的斯巴达方式,必须是最强者,优胜劣汰,Up or Out,不行的就出局!那样,剩下来的永远都是最适合自己的精英。不禁想起了马木鲁克,那些粗野而漂亮的男孩们
作者: 鹈鹕    时间: 2009-1-23 08:06
构图有待提高。
作者: 白首江湖    时间: 2009-1-23 08:26
口水金包银``````
作者: 八桂渔人    时间: 2009-1-23 08:50
评点用笔体会,但字里行间透着哲理,知识.
这才应该是笔坛吸引人的亮点.
学习了.我要慢慢看才能领会.爬得好累哦.幸亏不像那边垒得那么高
吵架帖热闹,清松.但那只是饭前的凉拌菜和饭后的水果.
品尝美食还是吃这样的大餐吧
作者: dogkiller    时间: 2009-1-23 09:00
曾在网上看到大红金雕,听了benben的话没下手,这个蠢才!

作者: 一默    时间: 2009-1-23 09:04
完了,看了楼上的几位关于日本史学家的话题,学到很多,又要去买书了,NND,今年搬新家俺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环壁四周的大书柜,每每为整理图书困扰。
顺便问一下,关于宫崎市定和他老师的书,有啥好介绍?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0:11
原帖由 一默大师 于 2009-1-23 09:04 发表
完了,看了楼上的几位关于日本史学家的话题,学到很多,又要去买书了,NND,今年搬新家俺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环壁四周的大书柜,每每为整理图书困扰。
顺便问一下,关于宫崎市定和他老师的书,有啥好介绍?


他们有日文全集。 宫崎作品汉译作品除了前面提到的《宫崎市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外,还有《九品官人法研究》。后者是新出版不久的。 虎次郎的东西,国内这两年也译了,但都不是精品,也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想通观地了解的话,倒不如找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1—10)来看看。特别是第一卷通论、第五卷宋等等几本。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0:14
原帖由 白首江湖 于 2009-1-23 08:26 发表
口水金包银``````


白兄, 这十年来价钱涨疯了!后悔当年买少了。  
不过很多人都被“白玉无瑕”的说法影响太深,觉得带皮的是瑕疵。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0:15
原帖由 dogkiller 于 2009-1-23 09:00 发表
曾在网上看到大红金雕,听了benben的话没下手,这个蠢才!


杀兄手中的五兽已经顶天了呀~
作者: 一默    时间: 2009-1-23 10:20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10:11 发表


他们有日文全集。 宫崎作品汉译作品除了前面提到的《宫崎市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外,还有《九品官人法研究》。后者是新出版不久的。 虎次郎的东西,国内这两年也译了,但都不是精品,也不是最重要的东 ...

一定买来看看,没想到钢笔论坛也有人放书毒
作者: 白首江湖    时间: 2009-1-23 10:21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10:14 发表


白兄, 这十年来价钱涨疯了!后悔当年买少了。  
不过很多人都被“白玉无瑕”的说法影响太深,觉得带皮的是瑕疵。


这几年形势不一样了,光白不如皮籽。这个东西才是水深,还是玩笔单纯。
作者: osnap    时间: 2009-1-23 10:22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2 23:30 发表
玉求其润,精光内含。
抓块和阗玉。 若能润洁如斯~~


和兄一个
黄沁料
作者: osnap    时间: 2009-1-23 10:23
原帖由 白首江湖 于 2009-1-23 10:21 发表


这几年形势不一样了,光白不如皮籽。这个东西才是水深,还是玩笔单纯。


哈哈
白首兄也是爱玉之人啊
作者: 白首江湖    时间: 2009-1-23 10:26
嗯嗯,歪楼歪楼,跟个以前发的黑皮籽。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0:28
原帖由 slash 于 2009-1-23 01:03 发表
[前两年在书店,讲谈社出的一套新的中国历史系列颇受好评。我只看了看明和清的两本,都是新生代写的,做得都很不错。清代是我认识的一位教授写的,他说一口南方口音的国语并能说客家话,在广西做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主要研究太平天国时代。


日本新生代的力量可畏。一是他们研究条件好,二是勤奋,三是团结。前两条还好办,后一点就是国人的软肋了。日本一个读书班搞下来,成果丰硕,人也培养了,团队也建立了。著名的象桑山正进他们研究《慧超往五天竺国行记》。 很佩服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咱这边,一合作准得吵架。你看原来武大历史系、南大历史系、复旦历史地理的要能成团队多好,都鸟兽散了如今。
日本还有一个传统和西方相似,就是定期总结。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避免重复劳动。现在国内也重视研究动态,但总结性的工作总是做得不好,低级重复的工作就很多。炒旧饭不要紧,炒得有新东西就行。最怕是旧饭炒成泔水。这也是《东洋学文献类目》无法再往下编的一个原因。岩波讲座世界历史就编得非常好。七十年代那一套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水平。九十年代再编的新一套就换成了新生代的中坚,水平也相当可观。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0:28
原帖由 一默大师 于 2009-1-23 10:20 发表

一定买来看看,没想到钢笔论坛也有人放书毒


一兄,书可比笔毒。以理杀人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0:29
原帖由 鹈鹕 于 2009-1-23 08:06 发表
构图有待提高。


谢谢批评
这两张是太烂了。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0:36
Osnap兄的两块似乎有些絮,密度不象太高,不知道看得真不真。

白兄的黑皮不错! 玉质细腻。下半身象墨鱼袋~   这好的籽料怎么雕了?私以为籽料如果形好,还是原封不动,保持其原来好的形状。  山料就无所谓了。
  俺有块上好的黑皮,黑得象锅底焦,送人了……
作者: osnap    时间: 2009-1-23 10:39
LC332兄:照片原因,也是拍的时候没擦干净,哈哈
这块沁料是白玉籽料的底子,沁的均匀而没有黑点
算是蛮不容易的
80多克才切出这么最后一块
请的是苏州现在很有名的师傅做的
具体那家就不在这里说了
工很细,对的起这料了

照片是LONG37老大拍的
鄙视他去吧

[ 本帖最后由 osnap 于 2009-1-23 10:41 编辑 ]
作者: 白首江湖    时间: 2009-1-23 10:48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10:36 发表
Osnap兄的两块似乎有些絮,密度不象太高,不知道看得真不真。

白兄的黑皮不错! 玉质细腻。下半身象墨鱼袋~   这好的籽料怎么雕了?私以为籽料如果形好,还是原封不动,保持其原来好的形状。  山料就无所谓了。
...

买的雕好的现货,估计原籽上部有瑕。这件我很喜欢,随身的。上面盘卷的螭龙一副自怜自恋的姿态,配下面黑皮,大有食清游浊的味道。当然这意境是我主观赋于的。

OSNAP兄的黄沁,蒋家?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0:48
Osnap兄,我看走眼了,惭愧惭愧!
刻工确实是上佳。看来把玩有几年了?
作者: 白首江湖    时间: 2009-1-23 10:52
看到910,想起710,今天下午无论如何邮该到了吧``````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0:55
白兄不会是酒红的吧?!!!
作者: 白首江湖    时间: 2009-1-23 10:56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10:55 发表
白兄不会是酒红的吧?!!!

酒红哪里去搞啊``````
黑杆。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0:59
同哭同哭……
作者: osnap    时间: 2009-1-23 11:01
原帖由 白首江湖 于 2009-1-23 10:48 发表

买的雕好的现货,估计原籽上部有瑕。这件我很喜欢,随身的。上面盘卷的螭龙一副自怜自恋的姿态,配下面黑皮,大有食清游浊的味道。当然这意境是我主观赋于的。

OSNAP兄的黄沁,蒋家?


螭龙啊
我就喜欢这题材
哈哈,我那黄沁勒子也是
那家做的我短信你
作者: osnap    时间: 2009-1-23 11:06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10:48 发表
Osnap兄,我看走眼了,惭愧惭愧!
刻工确实是上佳。看来把玩有几年了?


其实时间不长
不过料的底子油性好
一盘就出来了
我很喜欢这样古意盈然之作

再来个更红的
添砖加瓦
希望大家2009都红红火火

作者: hymdfh    时间: 2009-1-23 11:41
原帖由 osnap 于 2009-1-23 11:06 发表


其实时间不长
不过料的底子油性好
一盘就出来了
我很喜欢这样古意盈然之作

再来个更红的
添砖加瓦
希望大家2009都红红火火

         就认得中间那块是绿松石,别的红的是玛瑙?珊瑚?红玉?
作者: mouse99    时间: 2009-1-23 11:42
原帖由 hymdfh 于 2009-1-23 11:41 发表

         就认得中间那块是绿松石,别的红的是玛瑙?珊瑚?红玉?

南红吧
作者: osnap    时间: 2009-1-23 11:47
原帖由 mouse99 于 2009-1-23 11:42 发表

南红吧


西周玛瑙,简称西玛
中间是战国的绿松石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2:19
原帖由 osnap 于 2009-1-23 11:47 发表
西周玛瑙,简称西玛
中间是战国的绿松石


呵呵,再加个青金石就好了~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2:20
原帖由 章押司 于 2009-1-23 12:16 发表
不过,依我常年的临床经验,疑似动脉硬化.


押司兄救命! 俺的血管象蚯蚓…… 看来完了
作者: 白首江湖    时间: 2009-1-23 12:28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12:20 发表


押司兄救命! 俺的血管象蚯蚓…… 看来完了


可服鸭血。味咸,性寒。能补血、解毒,用于失血血虚。可以取鲜血趁热饮,或冲入热酒服。
作者: spinon    时间: 2009-1-23 12:36
押兄终于露面了,哈哈.
作者: 章押司    时间: 2009-1-23 12:37
老吕,年前太忙,哈哈,问候!祝兄新年快乐!
作者: spinon    时间: 2009-1-23 12:46
原帖由 章押司 于 2009-1-23 12:37 发表
老吕,年前太忙,哈哈,问候!祝兄新年快乐!


谢谢兄,也祝您新年快乐!多收好东西!多交流啊!
作者: spinon    时间: 2009-1-23 12:53
押司兄,前两天万兄来北京视察工作,我和他商量等他下次来,你也来,一起搞个聚会,大家面对面交流一下.哈哈.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2:53
谢谢白兄、押司兄! 我是从小如此。也从小在麻将桌边长大,可惜至今不会
鸭血倒是嗜好~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1-23 12:55
上两个战国蜻蜓眼玩~
作者: 章押司    时间: 2009-1-23 13:02
原帖由 spinon 于 2009-1-23 12:53 发表
押司兄,前两天万兄来北京视察工作,我和他商量等他下次来,你也来,一起搞个聚会,大家面对面交流一下.哈哈.


老吕,没问题,lc322兄也在京城,正好向老几位讨教些墨水笔知识,来我这里也可以哈哈.

lc322兄,麻将我也不在行,家人爱玩,我就是负责倒茶做饭啥的.

我先撤,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快乐,2009梦想成真.
作者: spinon    时间: 2009-1-23 13:04
哦,哈哈.那聚会时我就不带红色910过去了,否则撞上了,哈哈.
作者: osnap    时间: 2009-1-23 13:11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12:55 发表
上两个战国蜻蜓眼玩~


哈哈,好东西!
作者: hymdfh    时间: 2009-1-23 15:10
原帖由 lc322 于 2009-1-23 12:55 发表
上两个战国蜻蜓眼玩~

     也就是所谓的“琉璃”??
作者: bafeimao    时间: 2009-1-23 15:33
新年看到红色的,真是吉利啊,谢谢lc322兄
作者: creay    时间: 2009-1-23 15:43
漂亮加口水
作者: 0520    时间: 2009-1-24 17:22
红 像年华盛放的气焰
红 像斜阳渐远的纪念
是你与我纷飞的那副笑脸
如你与我掌心的生命伏线
也像 红尘泛过一样 明艳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2-1 12:55
原帖由 hymdfh 于 2009-1-23 15:10 发表

     也就是所谓的“琉璃”??



就其材质而言,实际就是玻璃。古称“陆林”、“流离”、“颇离”、“罐玉”等等。璧流离一词,译自梵文vaidurya。中世纪意大利语称之为“费昂斯”(faience)。加工成形的工艺比较有意思。中国与西方的玻璃原料不同。中国是铅钡玻璃,埃及与两河流域及后来的罗马是钙钠玻璃。从化学成份来看,战国至两汉的蜻蜓眼,大多是中国自产的。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2-1 12:57
原帖由 章押司 于 2009-1-23 13:02 发表
老吕,没问题,lc322兄也在京城,正好向老几位讨教些墨水笔知识,来我这里也可以哈哈.

原帖由 spinon 于 2009-1-23 13:04 发表

哦,哈哈.那聚会时我就不带红色910过去了,否则撞上了,哈哈.


正好可以拜会吕兄,多向二位讨教学习!
作者: lc322    时间: 2009-2-1 13:02
原帖由 旧王孙 于 2009-1-23 01:12 发表
呵呵,就怕这个。都是些罗生门。特别是最神圣的那些东西,是最不能问的。一问,就不神圣了,因为要解释,要分析。真正的神圣是不用解释的,因为解释不了.


旧兄所言极是。 窃以为,后现代的理论,打破一元叙事,主体叙事,对于重新审视“我”与“他者”关系的建构,实在是功莫大焉。
作者: cocacola_co2    时间: 2009-2-1 22:00
老袁的好东西不少啊
作者: 就地政法    时间: 2009-3-7 22:03
(⊙o⊙)…,超级毒品~~~
才上坛子一周,都是见到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猛物~~口水啊!!!
超级想入手,顶住啊~~7000+大洋!!!!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pe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