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御风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法无边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7-20 18:13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一下,真假美猴王那一回

回复 18# 旧王孙


   六耳弥猴是不是真的有? 我一直觉得是悟空打的唐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7-20 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六耳弥猴是不是真的有? 我一直觉得是悟空打的唐僧
wuwenling 发表于 2011-7-20 18:13



六耳猕猴章无非也是讲修炼过程中出现的真心假心问题,尤其是落常断二边见的问题。唐僧代表本有清静佛性,所谓明心见性,只有明心才能见佛,显露本有佛性,因此对真假心的判别只有如来才能判定,所以最后是如来判定出来的。

回目就叫“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正文里相关---

“看那两个行者,飞云奔雾,打上西天。有诗为证。诗曰:

    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
    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

    他两个在那半空里,扯扯拉拉,抓抓挜挜,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早见那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尼、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诸大圣众,都到七宝莲台之下,各听如来说法。那如来正讲到这:

    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

    概众稽首皈依。流通诵读之际,如来降天花普散缤纷,即离宝座,对大众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如来这里讲到的经正是破除常断二边见的法门。

所谓常断二边,即执着于空或执着于有的错误偏见,因为空有都是相对而言的,俱是名相判断,空是相对于有才产生的认识,并继而产生的脑海中的概念,并继而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概念,没有了有也无所谓空,因此都不是本来状态。

佛教里面有专门破空有的逻辑思辨,主要是唯识的因明,用遮诠法(因明里的遮诠有点类似于形式逻辑中的否定命题,但不相同),采取双遣对破,破空有二边还是简单的,只是其中第二重,一共有四重二谛。二谛是佛教名词,即真谛和俗谛,换成较易理解的现代哲学名词,可以看作是真理和假相。因此四重二谛就是四层真理和假相。

真理和假相都是相对的,在一层中的真理只是相对于那个假相而言的相对真理,在更高一层中则也沦为假相,也必须破掉。

所谓四重二谛,就是

第一重,空有二见,有是假相,空是真理

第二重,空,有,都是相对而言的概念,都必须破掉,它们都是假相,真理是非空非有

第三重,空,有,非空非有都是假相,真理是非空非有非非空非有

第四重,以上空,有,非空非有,非空非有非非空非有都是假相,全部都要破掉,到这一重,已无法用言语逻辑来表达及思维,要言语道断,通过瑜伽行的实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7-20 22: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炼丹似乎是为了返回婴儿状,如果是,怕怕
liu_xx 发表于 2011-7-20 19:20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返神还虚。佛陀最后还涅磐灭度了呢,呵呵

量子力学都有种观点是粒子特性和观察者有关,换句话说,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权益说法,还没有分到最后呢,最终可能发现,没有最基本的粒子,可以无限分下去,不可分实际上也是没有固定特性)都没有自己的固定性质,随时都在变动,甚至依人的不同而不同。所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永远都在变动,都没有固定性质。这一点和康德的革命性的哲学观点倒是吻合---不是人的认识向世界看齐,而要让世界向人的认识看齐。真是唯心啊。不过谁能说唯心就一定错呢,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唯心。

既然最基本的粒子都没有固定性质,那么所有物质也没有固定性质,所谓性质只是相对而言的,因为永远都在变动。那么这个世界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物质世界,抑或只是别的东西编写出的虚拟代码,一场游戏(可参看电影the thirteen floor),即使有东西编写了这个世界的代码,那这个东西也许又是更上面的东西编写的代码。刚才说了层层往下不可分,没有“本我”这个固定性(按印度教,“本我”是atman,他们是坚持有“本我”的),现在又说到了层层无尽往上的虚幻。

无非大梦一场,梦里或许有甜蜜的时候,有美梦,但我想任何人都不愿成天活在梦幻中,还是愿意醒着好,醒着虽然不完美,但毕竟真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7-20 23: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7-21 00:30 | 只看该作者
天朝是连出家人也不放过了
游子意 发表于 2011-7-20 11:08



    和尚,道士拍朝廷马屁已千年,非本朝独有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7-21 01:01 | 只看该作者
就实际而论,任何宗教要想壮大,都必须依附统治者,走上层路线,这样才能由上至下全面普及.

佛教是靠的阿育王,当时的佛教只是印度的一个普通宗教派别,同时和佛教一起都对传统印度婆罗门教有反动意义的还有耆那教,即是佛典中所云裸形外道,因为耆那教重苦修。和佛教相同的是,耆那教也是无神论的宗教,不同的是,耆那教讲苦修,而释尊是反对苦修的.最重要的则是根本教义的不同,耆那教认为世界有基本组成部分,原子。佛教大家都知道,空王,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如果当时阿育王捧耆那教,那么佛教未见得是现在这样的地位,不过话说回来,耆那教的苦修观不一定能博得上层喜爱。

具体到中国,汉代传入影响还不大,真正壮大起来是靠的南北朝的几个皇帝,北朝甚至一度定为国教。从那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日本大家都熟悉,圣德太子和圣武天皇。

道教,唐代因为政治需要,唐室本身不是传统士族出身,在社会上并不被很看得起,想傍高门陇西李氏,人家却不认。一怒之下,直接追认李耳为先祖,因此大捧道教.这其中含有打击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门阀士族的背景。

基督教靠的君士坦丁大帝.

回教是自己打出来的天下,干脆以武力夺权,并武力传教,回教的传播是建立在琐罗亚斯德教和佛教的血泪史上的,尤其是佛教,佛教的大本营和传统重镇,印度,西域还有东南亚海岛国家(比如现在全面伊斯兰化的印尼,中世纪是佛教重镇,至今还留存有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遗址(不用加之一)婆罗浮屠),佛教全面被伊斯兰教取代。

其实出于传教需要,权益依傍统治者无可厚非,但不能如此丧失自己的宗教本色。佛教本身有护国法,唱唱《金光明最胜王经》和《仁王护国经》,修修护国法会,既不失本色,又维护了传统,还给了对方台阶下卖了个面子,多好。现在这个德性只能说是丑态百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7-21 08: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7-21 10:0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不过,这个还要看是主动还是被动,唐代书僧很多,但大多都是逢迎拍马、趋炎附势之流,因此被鄙视 ...
游子意 发表于 2011-7-21 08:10



    都是吃江湖饭的而已啦,现在多少和尚都会算卦,看风水 ,有的也会抓鬼,和道士抢饭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7-21 10: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游子意


    天朝真正的高僧极少能留名,因为他们往往只能是隐者,譬如无名的扫地僧,甚至以居士乃至常人面目出现,那些流芳百世的大约多是像海灯同志或永信委员这样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7-21 11:03 | 只看该作者
是啊,不管是哪个朝代,也不管是各行各业,都会存在这种情况的,无可避免,这也符合哲学的辩证法、矛盾论嘛,没有这些“假和尚”,怎能凸显高僧的可贵游子意 发表于 2011-7-21 10:14



    高僧一般不从事经济活动,但庙里那么多人是要吃饭的啊(包括高僧 )
和官员搞好关系可以获得其支持(批地啊,抢庙产啊.......),没ZF批地,你怎么扩建,怎么盖大庙,怎么修大佛像,怎么宏扬佛法
玩红歌又不是送红包,不花钱又能增近感情,何乐不为,能上台就那几个,还有一堆人想上去还挤不上吶
我师父刚从缅蜔搞了七尊汉白玉的大佛像,目前是当地最牛的佛像,他很是得意,当地同行的反应也很是有意思 (如坛里大家骚笔,女人骚包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7-21 1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游子意


    天朝真正的高僧极少能留名,因为他们往往只能是隐者,譬如无名的扫地僧,甚至以居士乃至常人面目出现,那些流芳百世的大约多是像海灯同志或永信委员这样的吧!御风行 发表于 2011-7-21 10:50



    用我师父的说法:这些人关起门自个玩,对教团的发展没任何贡献,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是必然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御风行 于 2011-7-21 11:43 编辑

我们这里有两个小和尚毕业后分配到这里的一座旧庙工作。旧庙其实是当年666捣毁后来又在宗教局和旅游局的规划安排下重建的,但由于下拨和筹集的经费有限,重建后比较小,也没有装修,主要只能糊弄一些周边指望菩萨保佑的百姓。其中一小沙弥人头脑比较灵活,不知怎的竟深谙人事之道,局领导和佛协以及高一层级的大庙的关系都被打点得很热络。先是被提拔当了住持,然后又把当地人觉得有点神通、其实被勒令还俗几十年后已经老得几近痴呆的一个“旧社会”的老和尚弄进庙来推上挂名方丈的位置以吸引百姓,再接着在有关领导的批准和协调下集资翻新和扩建寺庙,又几次请局领导和当地“一把手”去“发表重要讲话”,并请地区大庙的“大法师”去“开光”,又透过信众和信佛的外地商贾扩大影响。现在这个庙已经小有名气,除了当地人嗤之以鼻外,外地知道的人多认为很有“灵验”,还经常有一些外地大干部和台商之流大老远地跑来拜佛,甚至有拖家带口在此暂住修行的。而小和尚在上班时间多躲在办公室(对外也叫禅房)上网浏览黄色网站。7楼说得就是他们了!
现在,那个拉来挂名的老方丈一命呜呼,小和尚还真是鬼主意多,竟要把老同志做成干尸,以后再刷上金漆,(忒恶心),据说那样他们以后的“香火”就会更旺,影响就会更大。不过局里没有同意,后来疏通之后局里睁一眼闭一眼,让他们“先上车后买票”,于是把老人家扔进了石灰缸里,待以后取出来如果没有腐烂就准备在他身上刷漆作镇庙之宝。呸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7-21 11: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1-7-21 11: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3# qw007


    “贡献”、“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你师父似乎还蛮西化,也蛮政治嘛,有点像干部说话。这么“现实”,不会是名侍佛、实奉道吧! 不知道你们属于那个宗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2:03 | 只看该作者
不留名也无妨啊,能留者便留,不能留者便不留。出家本非功利,精研佛法弘扬佛法也并非为留高僧之名。
游子意 发表于 2011-7-21 11:50



    不行啊,儒家向来崇尚功名和王霸理念(尽管他们表面假惺惺地反对),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彪炳史册、百世流芳从来都是儒家的个人真实追求,即使是道家思想的巨大影响也不足以低效这种功名诱惑,道家是用于人生的守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1-7-21 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六耳弥猴是不是真的有? 我一直觉得是悟空打的唐僧
wuwenling 发表于 2011-7-20 18:13



       六耳猕猴是西游记中最奇特的一个妖怪, 怎么奇特呢? 我们来看一看:
    一、人物奇特
    西游记主要是看孙悟空的戏, 六耳猕猴这个妖怪居然敢冒充主角孙悟空, 上演了一出《真假美猴王》的好戏。
    按妖怪的胆量、能力与勇气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 怕孙悟空的妖怪根本不敢冒充孙悟空。
    2. 不把孙悟空放在眼里的妖怪根本不屑于冒充孙悟空。
    3. 和孙悟空势均力敌的妖怪, 手段也颇高了, 完全没有必要冒充孙悟空。
    六耳猕猴这个妖怪的本事和孙悟空是一样的, 他完全有能力独霸一方, 干吗还要冒充孙悟空呢? 因此, 六耳猕猴冒充孙悟空, 就显得格外的奇特。

    二、地点奇特
    唐僧遇到六耳猕猴的地方, 是强盗出没的山林, 这里至少有三十几个以上的强盗在此地谋生活, 这就说明这个山头是属于强盗的, 按说不会有妖怪, 若有妖怪, 则强盗们根本无法生存, 更不可能结成团伙, 形成气候, 早被妖怪吃了。
    可见, 六耳猕猴这个妖怪并不是本地妖怪, 那他是从哪儿来的?
    西游记中的妖怪无论法力大小, 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厉害的妖怪管的宽一些, 不厉害的妖怪地盘小点, 怎么说, 得有一片生存的土壤, 否则, 他是成不了妖的。
    六耳猕猴呢? 他有没有自己的地盘呢? 有, 在花果山, 乘孙悟空不在的时候, 他跑到花果山占山为王了, 并且没有被其他的猴子们发觉。
    可见, 六耳猕猴对孙悟空的行踪及过去的经历了如指掌。

    三、行为奇特
    妖怪们都有很强烈的领地感, 只在自己控制的势力范围内吃人, 基本上吃的都是你自己瞎了眼睛送上门来的, 或是采用手段把你诱骗去的, 一般不会越界行凶。许多妖怪都说过“若过了此地就不归我管”这类的话。
    妖怪与妖怪之间是和谐的, 没有争斗, 偶尔还有聚会, 我抓到一个人请你吃, 你抓到一个人请我吃, 大家都遵守江湖道义。不到别处去撒野, 不到别人的门面上去抢生意。
    而六耳猕猴, 则不管这一套, 他是从花果山不远万里赶来作案的! 这个行为实在是太奇特了, 这是其他妖怪所没有的。

    四、手段奇特
    六耳猕猴作案的手段更是怪异, 他不像别的妖怪那样躲在半空中, 瞅准机会一阵风把唐僧掳走。
    而是跪在路旁,双手捧着一杯水给唐僧喝, 唐僧不喝, 骂了他一顿, 六耳猕猴就轮铁棒望长老脊背上砑了一下,那长老昏晕在地,不能言语,被他把两个青毡包袱,提在手中,驾筋斗云,不知去向。
    六耳猕猴并没有抓唐僧, 而是把唐僧打了一顿, 然后抢了包裹行李, 扬长而去的。没有一个妖怪是像他这样搞的。

    五、动机奇特
    六耳猕猴作案的动机, 也和其他妖怪不同, 妖怪抓唐僧, 无非是要吃唐僧肉, 或是要交配, 而六耳猕猴则是要自己拉一班人马去西天取经!
    六耳猕猴高坐在石台之上,双手扯着通关文牒,念了从头又念, 反复学习。他说:“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六耳猕猴不仅冒充了孙悟空, 还找了几个猴精冒充了唐三藏、猪八戒、沙僧和一匹白马,企图上西天, 成佛做祖! 这个妖怪简直太有创意了!

    六、过程奇特
    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不仅外型一模一样, 本事也是一模一样, 走到哪儿, 都无法分辨谁是真的谁是假的!
    1. 观音菩萨暗念《紧箍儿咒》,两个一齐喊疼,菩萨无计奈何。
    2. 李天王取照妖镜照住,镜中乃是两个孙悟空,毫发不差。玉帝亦辨不出。
    3. 唐僧念《紧箍儿咒》,二人一齐叫苦, 唐僧也不认得真假。
    4. 阎罗殿的谛听可以分辨的出真假, 却不敢说出来。
    5. 最后被如来佛辨出真假, 是所有神仙都没有听说过的新物种: 六耳猕猴。
    6. 六耳猕猴被孙悟空当场处决, 打死了。

    以上种种疑点, 实在太多, 这里面就存在无法解释的问题:
    1. 既然阎罗殿的谛听可以分辨的出真假, 却为什么不敢说出来? 六耳猕猴与孙悟空的本事是一样大的, 只要谛听说出哪个是假的, 随便加几个人就可以帮孙悟空抓住六耳猕猴, 谛听为什么不说? 他怕什么?
    2. 既然六耳猕猴熟悉孙悟空的一切, 当然就应该十分清楚如来佛祖是非常厉害的, 他为什么不跑呢? 还要到雷音寺去送死? 这不是脑子进了水么?!
    3. 六耳猕猴只不过打了唐僧, 既没有打死, 也没有要吃唐僧肉, 最多论个行凶抢劫罪, 怎么说, 罪不致死, 为什么就把他打死了?! 量刑是否过重?
    4. 六耳猕猴的目的是要取经, 又是主动的, 目标一致, 如来佛应该高兴才对, 这样的人才哪里找啊? 把他也安排进取经的队伍, 岂不是更好?
    5. 为什么只有如来佛一个人知道世上还存在“六耳猕猴”这一类物种? 而所有的神仙包括菩萨都是闻所未闻的? 难道就没一个人知道吗?
    6. 如果所有人都不知道有“六耳猕猴”这一类物种, 那么, 如来佛祖与六耳猕猴之间, 究竟存在着怎样的渊源呢?

    六耳猕猴的下场太惨了, 这个和孙悟空一样的上进青年, 就这么突然之间死于非命了, 可怜, 可惜。
    但是, 这件事情的真相, 真的就是这样简单么? 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内幕? 我无意为六耳猕猴这个妖怪伸冤, 只是因为真假美猴王的好戏欺骗了太多的人, 所以, 我要揭发他们。
    请看下回: 真假美猴王之谜


(39) 真假美猴王之谜

真假美猴王这一回, 不知道欺骗了多少观众, 今天, 看我来戳穿泼猴的鬼把戏。
其实呢, 这一回中根本就没有妖怪, 那个所谓的六耳猕猴并不存在。从头到尾都是孙悟空一个人捣的鬼! 大家看西游记把大脑都看的僵化了, 总以为孙悟空是捉妖怪的, 却怎么都想不到: 孙悟空也会冒充妖怪, 把唐僧这个泼秃领导暴打一顿以泻私愤吧!
孙悟空在这件事的起先, 他是个受害者, 而结果, 却变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因此, 孙悟空是第一嫌疑人。我们再来重新看这一幕:

一、 起因
孙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 唐僧念经超度强盗的亡灵: 拜惟好汉,我以好话,尔等不听,却遭行者,棍下伤身。你到森罗殿下兴词,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八戒笑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三藏又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

孙悟空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虽是我动手打,却也只是为你。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么会来这里打杀人!”然后骂道:“触恼了我的性子,将你打死了,尽你到那里去告,我老孙是不怕, 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
这绝对是在恐吓唐僧, 把老子惹火了, 连你也打死, 你去告吧!

三藏见他说出这般恶话,心惊肉跳道:“徒弟呀,你怎么就认真起来?”
晚上, 在老杨家借宿, 老杨的儿子是强盗一伙, 孙悟空又打死了二三十个强盗, 还把老杨儿子的头割下来, 拧给唐僧看。
唐僧大惊, 念起《紧箍儿咒》,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 翻筋斗,竖蜻蜓,疼痛难禁。把大圣咒倒在地,箍儿陷在肉里有一寸来深浅。并威胁道:“快走!迟了些儿,我又念真言,这番决不住口,把你脑浆都勒出来哩!”

于是, 孙悟空发怒了, 终于撕破脸皮反了目: 你这泼秃! 没了俺老孙, 连口水都没得喝, 还这般刁难俺, 不给点颜色看看, 你就不知道俺老孙的狠气! 我管你是哪个! 一棒子将唐僧打晕在地,扬长而去。丢下了这样一句话:“你这个狠心的泼秃,十分贱我!”
    二、 经过
    沙僧来找他算帐,他说没有,绝对没有的事,俺老孙怎会干这样的缺德事呢, 你若不信, 菩萨可以作证嘛, 我这几天一直都在这儿。
    沙僧当然不信,因为你会架筋斗云,又会分身法。于是, 菩萨叫沙僧与悟空同去见个真假。结果, 沙僧看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长相、声音、本领都是一样的。这些条件是妖怪有可能具备的, 可是, 最重要的证据金箍棒、紧箍咒也是一样的, 而这两个条件是妖怪不可能具备的。这就说明根本没有假的, 这明摆着是孙悟空使的分身法嘛!
    孙悟空上天庭借照妖镜,鉴定结果: 两个都是真的。玉帝当然辨不出哪个假。“这大圣呵呵冷笑,那行者也哈哈欢喜”,就说明他正在暗自得意: 嘿嘿! 你们谁都想不到吧!
    到阎罗殿去查, 谛听是知道真相的, 却不敢当面说破,否则, 孙悟空不打死他才怪, 发起恶来, 把阎罗殿都拆了!
    孙悟空走到哪儿都问的理直气壮:“你们看我两个谁是假的!”都辨不出,因为根本没有假的。他的目的就是要闹得让天、地、神、人、鬼尽知,不是俺老孙打的你这泼秃,而是你这泼秃缺了俺老孙就会碰到妖怪。

     三、 结果
     最后闹到雷音寺, 孙悟空与如来佛说的话, 和在前面别处说的是有区别的,他先说这一路上我这般辛苦, 不知费了多少精神, 师父却把我赶出来。现在, 请佛祖与弟子辨明邪正,我才好保唐僧过来把佛经取回东土,帮你永传大教。
    注意: 他说的是辨明邪正, 不是辨明真假, 而在前面别处他都是说的辨个真假。这个区别是相当大的, 真假, 是指两个人谁真谁假, 邪正, 是问我的行为对不对, 请如来公断。
    孙悟空这点分身术的小把戏,又岂能瞒得过如来佛?! 在他还没来之前,如来佛就已经对大众说了:“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他二心斗来。”你们这些人呀, 一心要看他谁真谁假,又岂能识破他的二心呢?根本就不是两个人, 是二心也,孙猴子生了二心, 把老师都打了! 你们却以为是妖怪。
    但是,这能说吗? 一说破, 就无法收场了, 这个经就彻底的取不成了! 如来的计划就破产了! 所以, 大局为重, 如来佛也不能说破, 不但不能说, 反而还要很默契地配合他假戏真做! 所以如来才杜撰出一个谁也没听说、没见过、根本就不存在的六耳猕猴来。
    原著中这样写道: 如来正欲道破, 忽见..., 如来笑道: 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
    孙悟空没想到如来佛会瞎扯, 很是震惊, 不知道如来要干什么, 如来也没有辨真假,而是直接吓唬猴子:“悟空休动,待我与你擒住他。”悟空生怕被抓住把柄,急变蜂儿飞跑。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汝等休要再言,妖精未走,在我钵盂之下。”将钵盂揭起,果见一六耳猕猴。
    孙大圣忍不住,将其打死。“忍不住”这三字用的好啊,悟空的心理素质到底比不上如来佛祖。佛法无边的如来总算帮神通广大的悟空把这个弥天大谎撒团圆了,皆大欢喜。
    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那师父若不要我,却不又枉劳一番神思!还是放我还俗去罢。”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经过这一场闹剧,孙悟空明确的被如来内定为预备佛员, 这是对他敢打师父的一种肯定, 一种奖励! 唐僧呢, 这个刁酸无能的泼秃领导吃了哑巴亏,白挨了一顿揍。这种人欠揍,揍他一顿, 他自然就老实了。
(40) 孙悟空是怎样成佛的


    在真假美猴王这一回中, 孙悟空撒了个弥天大谎, 冒充妖怪把唐僧暴打一顿, 出了口恶气。最后, 如来佛还帮他圆谎, 骗大家说是六耳猕猴干的, 其目的还是要他去保唐僧, 并承诺道:“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意思就是: 你孙悟空保唐僧走到西天来, 你也成佛。
    那么, 从现在起, 到唐僧来西天止的这段时间, 孙悟空就是如来佛祖亲自内定的一个预备佛员了。唐僧来到西天后, 孙悟空便可以光荣的加入佛籍, 正式的成为一名佛员。
    孙悟空的身份变了, 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如果孙悟空不把唐僧暴打一顿, 可以肯定的说, 孙悟空是成不了佛的。

    起初, 如来佛欲传经东土, 知道取经人过来一趟是很不容易的, 多少得给点好处, 才有人愿意来, 给什么好处呢? 如来没有明说, 只说: 去东土寻一个善信,到我处求取真经,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观音菩萨明白这“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就是给了一个“成佛”的指标,只要有人愿意来, 来的这个人就会成佛。
    所以观音一手安排了唐僧来取经, 为了保障唐僧的利益, 观音不是口头说的, 而是当面给他立下字据: “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而观音给他配的三个保镖则是没花本钱的, 观音负责解救他们的牢狱之灾, 他们负责唐僧的安全, 这是对等公平的交易, 他们也同意了, 因此, 他们是没有任何利益的。他们的利益, 观音已经预先支付了, 剩下的是他们履行自己的诺言。
    这三个保镖又另有任务: 打死沿途所有的妖魔鬼怪, 按打死的质量与数量给他们记账, 打死的越多, 功劳越大, 最后一起结算, 按功劳大小, 赏赐他们不同级别的职位及待遇。
    因此, 取经任务完成之后, 唐僧的级别是佛, 而三个保镖的级别则一定是在佛之下, 大概在菩萨与罗汉之间, 视功劳而定, 因为如来明确说过他们是给取经人做徒弟的, 是都要“入我门下来”的。
    按最初的分配方案, 孙悟空最多只能做到菩萨的级别上, 但是现在, 却成为预备佛员了, 这是如来佛计划外给他的一个指标, 可见, 佛祖是多么瞧的起这个猴子。
    在取经的路上, 唐僧再也不敢刁难孙悟空了, 猪八戒也哥呀哥的喊的亲甜, 为什么? 因为在到灵山之前, 唐僧是观音提名的一个预备佛员, 而孙悟空则是由如来佛祖亲自提名的一个预备佛员, 身份不同了!

    如来佛为什么要提拔孙悟空? 因为孙悟空这个人非常暴力, 他以前敢反抗天庭, 现在即使带着紧箍咒他还敢打老师! 所以, 如来佛很喜欢, 只要是恶人, 如来都喜欢, 当然, 他也喜欢唐僧, 因为唐僧这个人也非常暴力!
    你别看唐僧斯斯文文的, 其实骨子里坏的很, 之所以没看到他做恶, 那是因为他现在还不具备做恶的能力, 暂时还做不了恶! 所以就天天把“善”字挂在嘴上念, 他只有紧箍咒一个法宝, 且仅仅只能对一个人施暴, 他就在这个人身上反反复复地超限度的发挥, 真是过足了瘾。
    紧箍咒是如来佛研发的高科技产品, 密码声控的, 如来把密码告诉观音, 观音告诉唐僧, 唐僧嘴里念念有词, 通过声音输入一连串的密码, 经验证后, 紧箍咒立即启动, 开始勒卡脑袋, 把个猴头整的几番差点丢了性命。
    唐僧仅仅只具备对一个人做恶的条件, 而且这个人还是救了自己N次性命的人, 那么请你试想, 唐僧一旦具备较大的法力, 有条件做恶了, 又以善良的面容作掩护, 那该有好恶毒?!
    孙悟空恰恰是个喜欢以暴制暴的主, 老子打的就是你, 看你怎的! 这正是如来欣赏之处, 当然, 如来不仅仅只欣赏暴力, 如来更欣赏智慧, 孙悟空打唐僧是变着法打的, 用的是智慧, 所以呀, 这暴力一旦加上智慧, 口口口口口口。
    唐僧该打! 上次不听孙悟空的话, 害的佛祖花那么多冤枉钱买路, 要吐血!

    孙悟空这个人, 从各个方面讲都是非常优秀的, 最重要的是他的工作态度, 无人能及, 这个人不能老是跟着观音混, 得拉到自己身边来, 所以如来亲口表态, 许他成佛。
    在可以预见的不久, 孙悟空“佛”的身份必将超过观音菩萨! 孙悟空是个很傲气的人, 从此之后, 一直到西游记结束, 遇到天大的麻烦, 再也不跑去求菩萨了, 追杀菩萨坐骑那一回, 菩萨亲自来救, 他还要欺负:“让我打他二十棒,与你带去罢。”他可从没对别的神仙说过这样的话, 何以故? 有身份、上档次的人了, 你一个菩萨, 算个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1-7-21 15: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1-7-21 15:03 | 只看该作者
关起门来自个玩也可以,只是独善其身罢。呵呵

关起门来自个玩也可以,只是独善其身罢。呵呵

自个玩与热心于弘扬佛法,自然后者贡献大。但是,要是乱搞一气,扭曲佛法,一心求名利,还不如自个玩游子意 发表于 2011-7-21 11:54



    千多年来,大多都是这么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违规、侵权信息删除请联系 penbbs@hotmail.com    

GMT+8, 2025-9-7 20:17 , Processed in 0.0860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