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559型钢笔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wangwe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俺家的狗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11-7-19 16:42 | 只看该作者
四眼的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1-7-19 17: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毘沙門天 于 2011-7-19 17:07 编辑
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耶     
    “
女真人在滅契丹後, 成立金王國, 稍後更幾乎滅了宋王朝! 最 ...
wangwei 发表于 2011-7-19 15:20



   那裡我常去,今年也去過,民風強悍,當地人都知道:「遇到姓粘的,閃著點」文中提到的粘性第二多鹿港鎮一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1-7-20 00:41 | 只看该作者
那裡我常去,今年也去過,民風強悍,當地人都知道:「遇到姓粘的,閃著點」文中提到的粘性第二 ...
毘沙門天 发表于 2011-7-19 17:02


呵呵,海外华人的民间信仰(即原来中国古籍所谓淫祀)真是丰富多彩,蛮好玩的,妈祖好歹还算修成正统了。记得原来还看到过一些趣事,本地有个金英教的金英祖师庙,供的金英祖师,茅山仙师,潮源洞主三圣,有次夜间路过,见那里灯火通明,极其热闹,一大帮子人在那里吃饭,多是马来西亚过来的华人,旗幡飘扬,赫然几个大字,苏府大王千岁。当时愣不明白怎么回事,下来好好看了一番。后来回去查了下才知道,原来是福建台湾的苏大王。还曾见过开彰圣王的祀典(唐代时就是他迫使百越土著退入广东,并更退入越南)。搞这些的通常都是福建后裔。

当时看他们庆苏大王,虽说是古代信仰,形式却极其现代,就像摆婚宴一样,众人围桌吃喝,还搭台搞各种表演,甚至还有模特走秀在那里拍卖LV包具。津津有味的看了半天,真是热气蒸腾的俗世之趣啊!这种今古土洋结合,其实才是世俗的活力,民间自有自为的活力,不断补充能使大众精神振奋的新鲜血液,这样才能使一些古代信仰始终传承下去并有旺盛的生命力,不至于僵化枯死,始终都有顽强的生命力。其实想想古人也不过是借这种形式来热闹一番,也是结合当时的流行元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1-7-20 01: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8: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8: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8: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8: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08:3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1-7-20 0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3# 旧王孙


    道家精神很庸俗但也很实际,道家的神更是乱七八糟的乌合之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11-7-20 09:0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母的话,可以考虑。
wangwei 发表于 2011-7-20 08:34



    你可能误会了,其实我是顺着78楼的话说的,“喜”是谐音。
    要不行就起个非洲名字叫“奥巴马”算了,反正奥巴马听了也不见得能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1-7-20 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道家精神很庸俗但也很实际,道家的神更是乱七八糟的乌合之众。
御风行 发表于 2011-7-20 08:58


我觉得道家和道教应该分开谈,虽然道教通常打着老子的名号。道家如老庄相当程度是厌世的,道教却是相当程度对世间很留恋并迎合这个俗世需要的,庸俗并实际的说法对道教适用对道家不适,庄子活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会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的。而中国民间信仰,一些小说中的角色甚至都会被拿来崇拜供奉,并据说还相当灵验,这边的妓院和一些人还供奉敬拜猪八戒,据说能招桃花并很灵,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实际的一面,什么都可以拿来用。

鲁迅对道教(非道家)的看法颇有意思,观点有独到之处----“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1-7-20 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2# 旧王孙


    你的区分是有道理的,尽管道家的道德虚无主义和自我保生立场成就了道教的哲学基础。鲁迅的看法我倒是比较同意,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其实是道教(姑且这么说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1-7-20 0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你的区分是有道理的,尽管道家的道德虚无主义和自我保生立场成就了道教的哲学基础。 ...
御风行 发表于 2011-7-20 09:36


道家是人思辨产生的哲学思想,而道教其实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巫”(远远早于道家),是民族文化自然发展形成的,相当程度是人为和自然(自然的人为)的区别,道教和印度的本土宗教婆罗门教都是这样的。佛教和道家也一样,是人创的哲学思辨,或者可以说是人创宗教(与自然宗教有别),释尊最初是反对崇拜偶像(包括对他自己)崇拜神的,而且其思想实际是无神论的,因此被说成是无神论的宗教,这点和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很相似。

婆罗门教在和佛教争斗中吸取了佛教的一些思想思辨而脱胎换骨成了印度教(但是核心思想还是坚持有“我”(atman),所以能区别于佛教),这点尤其要感谢伟大的商羯罗,虽然他只活了32岁。同样的,道教也吸取了道家和佛教的一些哲学思辨有了形而上的哲学层面,不过“巫”的性质还是很严重(本来就是其根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1-7-20 10:58 | 只看该作者
不过话说回来,老百姓需要人格化的鬼神来进行崇拜,纯无神的宗教是不会长久的,需要人格化鬼神来生存。同样的伊斯兰教打击,婆罗门教能生存下来,因为已经和印度民族融为一体了,骨子里都是(就如道教某种程度上和中国人一样),并进而能脱胎换骨成印度教来复兴,而佛教没有这些群众基础,只能灭亡。即使佛教到了后期,也引进了很多鬼神系统,密教化。相比于释尊灭度后三四百年佛教的无偶像期,是多大的不同,那时候人们即使巡礼瞻仰释尊的行迹和遗物也是出于纪念尊敬的目的而非偶像意义上的崇拜,更没有主动去大量造像。就好像中国树立伟人像一样,只是纪念尊敬,没有宗教上的拜神意义,不过,好像现在伟人像也开始有些神迹了可见人民多么需要拜神和人格化的神

不论是具有本体神神格宗教贬斥的半神(说白了,只是些比人类更高级的高等生物性质的东西,如希腊北欧的那些神),还是本体意义的神(比如犹太系尊崇的上帝),都是将东西人格化(爱因斯坦最反感的),供人崇拜,大众需要人格化的偶像,不然这个宗教生存不下去。

不过我觉得佛教的偶像化是权宜之计,因为根本上还是讲空性的,密宗很多到最后的最高本尊法都是讲佛像踩于脚下,或是观空。从这点上来说,没有违背三法印,还是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三法印的角度来看,大乘金刚乘和南传(事相上更接近释尊的本义)的基本教义根子还是一样的,因此还算佛教而非附佛外道。而看上去和佛教密宗修炼手段雷同的印度教,因为根本教义就不同,所以即使看上去相似,也不能算同一体系的宗教。

就如达到同一个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段,即使看上去毫不相干,还能算是一个东西。如果最终目的有偏差,那就根本是不同的东西,即使看上去手段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1-7-20 11:05 | 只看该作者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是坐车去还是走着去,都算罗马子民。

但如果一个是去罗马,一个是去巴格达,则根本是不同的帝国子民,哪怕看上去都在坐车。

一个走路去罗马的人,一个坐车去罗马的人,一个坐车去巴格达的人。显然前二者是同一类人,虽然后两者看上去都在坐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1-7-20 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4# 旧王孙

像这个,还是比较符合道教精神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1-7-20 1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5# 旧王孙


    百姓之所以崇拜偶像,是因为比照现实情形而产生的思维惯性,越是威权主义较深的社会越容易导致偶像崇拜,而自由社会中即是是神也是更加凡人化的神。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对于明君、贤相、清官和救世主的崇拜是不可遏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11-7-20 11:31 | 只看该作者
想起一篇文章中说当年清国军队南侵之际屡屡屠城,而许多百姓是毫无反抗地引颈就戮的,有时众路人遇上散兵游勇,对方叫他过去就过去,叫他跪下就跪下,搜刮之后就开始一个一个慢慢杀,杀人者很从容,被杀者也很从容……!,这也是一种宗教精神的体现吧?我仿佛看到儒释道的社会精神作用。如今虽不信上帝却深受基督教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的我们反而倒觉得有点讶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1-7-20 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百姓之所以崇拜偶像,是因为比照现实情形而产生的思维惯性,越是威权主义较深的社会 ...
御风行 发表于 2011-7-20 11:21


东亚文化的社会在现实里有拜神现象,不过在政治上没有犹太系那么强烈。表现在宗教上也是如此。

北传佛教对南传佛教虽然思辨的手段上有发展,但根本层面上还是没有超越释尊的教法。反观现实,都是南传系佛教的国家宗教兴盛,倒是北传系都不行。

不过即使南传系国家即使具国教地位,也不如中世纪西方国家及现代伊斯兰和之前的西藏那样完全“政教合一”的更严格国教意义。政教合一的往往都是些悲剧。

现在南传佛教国家里佛教的国教地位和原来日本圣德太子后明治维新前的佛教地位一样,圣德太子宪法十七条在宪法上规定其国教地位,之后天皇规定全民吃素(梁武帝那样崇信,也只是规定中国僧侣吃素 ),甚至有段时间连鱼类和贝类都禁食,日本古人要偷偷吃个肉都用代名,肉类火锅都是用花名来指代的(猪肉是牡丹锅猪肉,马肉是樱花锅,海鲜叫水军锅海鲜,鹿肉是红叶锅),全民吃了一千多年的素。明治天皇都逼不得已的叫嚣“日本人以前一直吃素,以后每个日本人都要改吃面包果酱”。遣唐也主要为学佛,遣唐使的中止也是由于中国唐代会昌法难,日本留学僧向朝廷建议中止的。德川幕府甚至用寺院来进行户籍管理,全民都须挂靠在具体寺院下。不过即使是这样,也仅限于文化思想及全民宗教信仰方面,现实政治上还是没有如耶回那样全面的政教合一来操作。西藏算是一个例外。

我觉得这一点,东方传统要好过西方。西方是在科学昌明后才彻底摆脱政教合一的阴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违规、侵权信息删除请联系 penbbs@hotmail.com    

GMT+8, 2025-9-8 12:43 , Processed in 0.08634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